阅读历史 |

573、老宅夜谈(1 / 2)

加入书签

与其说是带着图灵、魏无忌他们这些残兵败将攻打两仪山,倒不如说是驱赶着炮灰前去蹚雷,图灵会接受他提议的唯一原因就是,不答应会死。

是的。

神王虽然最开始救了他们,这些天也没有表达什么杀意,但当他要求这些人去做事的时候,那便只有两个结果。

要么当炮灰,要么直接死。

六个皇级,三十个先天圣人,看着很庞大的一股力量,实际上在他面前什么都不是,别说他了,就算是剩下的那两个皇级执剑者过来,随便一个都能随便打。

问题只在于能不能杀而已。

可这对于神王来说,从来就不是问题,他拥有最高的时空权限,没有人可以在他手上跑掉,随时随地他可以击杀任何想杀的人。

任侠死掉之后,就没有人能够在能力上克制他了。

李新德的确恐怖,但那又如何,不跟他打就是了,现在他跑回来了,设置了一堆迷障,那个司机只能带着李新德如无头的苍蝇一般四处乱逛。

如果不是有着任侠给与的黄钟定位,想回来根本没门。

不过。wap..com

即便有黄钟,回来的时间应该也是在12月31日,是周瑞泰山封禅的那一天了。

迦南也好,任侠也好,周瑞也好,还有李新德这些人,终于将局面推进到了今天这个程度,包括这次的封禅,一切都是为了让李和与我决战么?

可是。

周瑞死了,李和即便抗住了炎武卫的进攻,举着吊民伐罪的大旗东出,也不过是刚好能够进阶皇级而已。

而且绝不可能是人皇。

因为,那个时候,他距离人皇的位置,比李和要更近一些。

想要以灵官位格就来斩杀我,为文明护法。

这是不是有些异想天开了?

神王略微思索,又没有理那些人了,这些天他经常走神,就宛如近乡情怯一样,他明明离成功越来越近了,却总是升起各种感慨。

连一句交代都没有,神王忽然离开了。

再次出现的时候,已经身在皖南了,在歙县有一处四进的大院子,这里是叶家老宅,当年破旧物的时候烧毁过一次,后来叶家重新崛起,便又修缮重建了。

周瑞搞曙光模式,搞振兴乡村。

可人口主要还是在往大城市集中,在心安定下来之前,城市化依旧是主要基调,毕竟时代变化的越快,人越怕被时代所抛弃。

乡村凋敝。

叶家老宅所在乡村已经没有几户人家了,过去这些老宅都被照顾的很好,但伴随着叶朴年落难的这几年,老宅就没人照顾了。

他身在神国的时候,也没有在意这些。

估计。

叶家的人都在责怪他,能够理解商人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的族人并不多,那些旁支或是因为自身难保也好,或是因为报复也好。

叶家老宅就这么荒芜了好几年。

这一次叶朴年回来,他已经百岁了,但精神头不错,这些年修仙有了不小的进展,手脚还算麻利,便独自做着打扫。

他没有带人回来,也没有召集子孙。

比起血缘,那些不能领悟商业精髓的后代,其实都是不肖子孙,他并没有太在意,如果让他决定,他或许会收一个徒弟,将家业传给徒弟,而非子孙。

世人皆以为他奇货可居卖了神国,卖了资本的脊梁。

以为他能够获利多丰厚,实际上,周瑞从始至终都没有开价过,帝国的确会记他的功劳,但那也只会是暗地里的。

他根本没有什么获利。

他做这一切,只是为了一口气,神王当初不顾他提出的一切条件,执意要给他的灵魂烙下印记,让他成为奴隶开始。

他就一直等着有报仇的一天。

神国彻底败亡,资本垮掉的那一天,算是完成了对神王的一次复仇,为何神国最先牺牲的是教团和教团军的人,为何两次清理将神王的人杀了个干干净净?

那都是他在推波助澜啊。

可是最后,神国没了,他却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兴,他忽然发现,神国没了又如何呢?神王真的在意这个国度吗?

资本的脊梁垮了,神王会在乎吗?

都不会。

神王的力量之强,容错率之高,就宛如世界性强行修正一样,无论他们怎么做,最后的结局其实并没有改变,只是绕了个弯而已。

看似已经是周瑞胜券在握的大局,实际上,等神王回来之后,一切都是沙滩上的城堡。

轻易就会坍塌了。

这个局面比起当初还要艰难,以前任侠在的时候,至少还有人牵制神王,任侠不在了,神王便没人可以阻拦了。

炎武卫在攻打靖汉,要将剑献给周瑞?

最好他们没有成功吧,不过,也不在这点了,如果他没有猜错,神王肯定会在这个时候对审判委员会动手。

而且是慢刀子割肉。

神王在期待着周瑞举行封禅仪式,他要等着全人类的期望到最高值。

然后……一举摧毁。

叶朴年太了解神王了,可到如今这个地步,他也不知道该怎么才能拦住神王,在神国这么些年,他已经累了。

所以,他决定回家看看。

回到老宅弄了一天的卫生,才收拾出几间屋子,黄昏时分,在杂草丛生的院子里起了一堆火,用今天从乡亲那里买的红薯丢两个进去。

当夜幕来临的时候,火堆已经点燃了。

12月的皖南还是有些冷的,夜间的寒风中,他坐在凳子上烤着火,挑起一块红薯,烫的跳了几下手指,将烧焦的外皮剥下,咬了口沁甜的烤红薯。

少年时的一些记忆便也涌上了心头。

这个时候,叶朴年才发现,原来这么多年,记忆最深刻的,却是曾经最穷的时候,或者说,是全国上下都穷的时候。

“稍稍有些明白范蠡为何三次散尽家财了。”

天下财富随手可取,便也懒意去取,这等自信,不曾到那个位置,是体会不到的,单纯的经商赚钱对于他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

权势富贵也是过往云烟。

或许是人老了,明明关乎人类未来的重要关口就在眼前,他却丝毫提不起兴趣,或者说,不忍去看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