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1章 过目不忘人设(1 / 2)

加入书签

“能解决中分子毒素清除和大分子蛋白保留兼顾的问题吗?”

“能解决膜污染、凝血以及细胞毒性问题吗?”

钟淑琴不愧是专家,听到周默点出纳米纤维对肌酸酐有吸附作用就不假思索的问出了小型化透析设备最核心的问题。

所谓血液透析,简单来讲就是用透析液把血液中的毒素从血液中洗出来,然后由过滤膜过滤掉毒素,让健康的血液重新回到人体。

但是在“洗”的过程中,无论低通量或高通量透析方式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血液里的白蛋白损失,容易发生低白蛋白血症。

现有数据表明,当考虑常规使用白蛋白损失≥20g周的膜的透析器时须谨慎,而使用每周损失≤12g的透析器对患者几乎没有风险。

如此精确的数据,将血液透析作业牢牢低锁定在了专业领域。

医院里有专业的大型设备、专业的医师调控数据并实施监控,能让患者得到最符合其身体情况的医疗服务。

然而当透析仪进入家庭,操作透析设备的人不再是医师而是患者的家人甚至是其本人呢?

按照医疗界的设想,穿戴式透析仪必须是傻瓜式操作。

即:不需要调整透析液的配比和流量甚至不需要透析液,毒素的分离与隔离工作完全交给透析膜,患者只需建立血液通路后一键启动即可。

一张膜,它能分离、过滤毒素并放行健康成分,它能够重复使用而不会造成血液的二次污染,甚至即插即用方便替换……

周默心知答案。

但他现在需要铺垫,所以不能说出来!

“老师,纳米纤维素具备这方面的特性与能够实现合规血液透析是两个概念。

我来看书的目的就是想全面了解下生理学、医学方面的知识,尤其是急慢性肾病以及透析后的血液标准,然后再去研究如何实现。”

“比如,您刚刚问我的第一个问题,我必须先清楚大分子蛋白的特性再去想办法解决问题。”

周默虽然是在藏拙,但他的基本观点没有任何问题。

材料具备某种特性并不代表这种材料马上就可以运用到实践中。

就好比石墨烯。

最近二三十年,科学界已经把石墨烯的特性研究的非常透彻。

但是呢,别说石墨烯产品工业化生产了,单单一个高纯度石墨烯制备工艺就难倒了无数科技大拿。

一片石墨烯的中央部分是完美的六元环。只有最完美的六元环石墨烯才是材料之王,否则整个石墨烯产品的强度要被大幅削弱

但现行所谓量产石墨烯的工艺会打乱石墨烯的边缘部,成为五元环或七元环。

畸形环不但分布在边缘,还存在于每“一片”在做出来的石墨烯内部,成为结构弱点、容易断裂。

除此之外,现有的石墨烯制备工艺不能控制石墨烯的尺寸。

也就是说明明网购42码的鞋子,结果打开快递盒前你以为是42码,打开后可能是41码,可能是44码,也可能是一双旧鞋或者什么都没有。

这叫石墨烯的量子玄学。

就是无法标准化、可控化量产的缘故,材料之王石墨烯就只能委委屈屈地当配角。比如石墨烯基电池。

显然,钟淑琴也清楚这一点。

听到周默的解释,老太太呵呵笑了起来,“我明白了,我给你推荐几本书吧?对了,你外语怎么样?”

“我英语、法语、西语、意语、日耳曼语、斯拉夫语、日语、葡语和闪米特语可以看原版书!”

西医顾名思义是西方医学,如果能直接阅读原版原文书籍,有利于直接理解原作者的本意减少因翻译带来的不便。

老太太是怕自己看不懂外文原版书呢。

周默自信的笑了起来。

轩辕星主要语言专精了解下。

两人因为隔着借阅台,对话的音量比正常人聊天的音量要高一些,结果被围在周默身后的小姐姐们听到,激起了一阵低呼声。

“九门外语啊,好强嘢!”

“他从娘胎里就学外语吗?我专业英语四级还没过呢……”

“好想让小学弟教我外语啊,在哪里教都可以!”

“教你什么啊,嗯啊噢……”

“要死啦,小声点!”

……

周默只能当做没听到。

说什么呢,难道告诉她们还有很多常用音节?

钟淑琴在电脑上敲了一通,没过多久,工作人员用类似购物车的小推车送来几十本大部头。

刷卡、登记,钟淑琴示意工作人员连书带车送到周默手边,随意地指了指阅览区。

“你找个地方看书吧,走的时候把这些书留在桌上就当占位置了,等你全看完再还回来。”

《血液净化学》、《贝塞斯达临床血液学手册》、《肾脏病学》……

呵呵,各位,请看我表演!

周默扫过这些书籍后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后脑勺,“老师,能多几本吗?这些书几个小时就能看完……”

震旦大学的各位老先生们,华夏国的女士们、先生们,俺过目不忘!

“几个小时就看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