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一章、周灭与告状(2 / 2)

加入书签

“既然佛祖认为是天数,那么贫道就不多言了。不过天数之中的佛门大兴,亦有无数的劫难相伴随。

如果有人运气不好,没能渡过劫数、中途道崩,想来佛祖也不会怪罪。”

玄都大法师的话,将一众大能吓了一跳。什么是运气不好没有渡过劫数,分明就是在威胁。

近乎直接告诉如来,若是不能给出足够的补偿,道门就要对那些传教之中的佛陀菩萨下黑手了。

确切的说,下黑手之事已经发生了。在之前的战斗之中,李牧就坑死了佛门两名大罗修士。

不是如来不想追究,主要问题在于动手杀人的是孔雀大明王,不幸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中,拿着出来说事只能令人笑话。

……

佛道在天庭闹得欢,人间界也不太平。进入战国时代的群雄,展开了最残酷的大混战。

谁是“盟友”?

谁是“敌人”?

这个问题,恐怕谁也回答不上来。在纵横家们驰骋天下的时代,今天的盟友到了明天就可能变成敌人,今天的敌人到了明天或许也会变成敌人。

各国的外交只有一个字——乱。很多时候,使臣还在半道上就被匆匆召回、或者是被勒令辗转其它国家,只因为国家的外交方针发生了变化。

各国连年征战,天下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怨气丛生。诸侯王们对此却是置之不理,或者说知道了问题也不知道该怎么解决。

这是最坏的时代,同时也是最好的时代。

乱世出英雄,混乱的群雄争霸,人族也是人才辈出。各路学派各显神通,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悲歌。

最关键的是佛道双方的高层在天庭扯皮,修行界正在苦苦等待上界争斗的结果出来,没有功夫参与世俗界的改朝换代。

包括最大的既得利益者阐教一脉修士,此刻也没有站出来维护大周的统治,任由各路诸侯王施为。

没有修士力量的介入,纯粹是人族内部的纷争,凡人的死伤虽然惨重,但争斗的力量层次却一直限定在金仙之下。

不是没有异族趁火打劫,只是这些家伙刚冒头,就遭到了人族圣地的打压。

时至今日,人族的实力已然不弱,有了一丝洪荒霸主的迹象。称霸洪荒世界不现实,但起码也能够在洪荒万族之中排进前五之列。

这样的实力,加上天地主角带来的天数加成,自然不是些许宵小能够撼动的。

……

秦国,刚刚继位不久的秦异人,此刻非常的恼火。

大周的册封诏书,居然敢晚于继位大典出现,摆明就是让他难看。

没有周天子的册封诏书,仍然继承了王位,在以往的时候根本就不敢想象。

不过现在是战国末年,一个一切皆有可能的神奇年代,诸侯王不理会周天子的诏书也不是啥新鲜事。

“哼!”

冷喝一声之后,秦异人杀气腾腾的说道:“大周得享八百元会国运,此刻也到了该寿终正寝的时候。

现在天命转移,到了我秦国崛起的时候。孤,有意灭绝大周传承,以开创新的时代。

诸位卿家,意下如何?”

看似是在询问,实际上秦异人已然做出了决定。统一天下乃秦王朝的国策,灭绝大周只是时间问题。

最近这些年,大秦南征北战,早就打得各国服服帖帖,妥妥的天下霸主。

现在灭周虽然早了那么一丢丢,但是秦王居然想要这么干,大家也不会反对。

“陛下英明,大周早就腐朽不堪,只是看在周天子顶着天下共主的明头,我等才不和他们计较。

可恶的周天子不仅不知道感念陛下的恩德,反而故意给陛下添堵,简直是罪不容诛!”

吕不韦的马屁直接拍上去,丝毫不在意自己献媚的表现,会不会在史书上落下骂名。

有人开了头,群臣自然是群起响应。霎时间,大殿之中喊打喊杀一声一片。

大秦能够纵横天下,除了那支所向披靡的军队之外,还有就是统治集团超强的“效率”。

若是搁在别的国家,要出兵掀起灭国之战,少不了推诿扯皮,没有几个月的功夫都难以统一立场。

得闻秦军兵临城下的消息后,作为周天子居住的古都——洛邑,此刻城内已然是人心惶惶。

求援的书信,那是如雪花般的飞往各国君主的案头,结果会怎么样谁也说不准。

理论上来说,传承无数年的大周,应该积攒了大量的底蕴。就算是世俗界的力量都败了出去,起码在修为界之中的力量应该不弱。

大商就是一个例子,纵使到了王朝末年,选择与大商同舟共济的高手也不在少数。

若非赶上了神仙杀劫,破坏了原来的游戏规则,估摸着也没大周什么事。

风水轮流转,现在轮到大周王朝的末路,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姬家在世俗界混的都是废物,进入修行界的子弟也不见有几个成才的,到了现在这种关键时刻,居然全部都派不上用场。

没有法子,谁让他们不走运,凑巧遇到了一个坑子孙的祖宗。从人皇降格为天子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周王室的悲剧。

轩辕皇帝都将他们从自家子孙名册中除名,就知道大周王室子弟有多么不受待见,以至于王室子弟的道途多舛。

在修行界无人愿意将他们收入门墙不说,三灾九难也是接二连三的找上门来,都是种族气运反噬带来的后遗症。

眼瞅着秦军围城,走投无路的末代周天子,只能选择点燃请神香,向天庭的两位老祖宗告状,希望能够获得帮助。

只可惜现在天庭众仙的目光都聚焦在佛道纷争上,姬家的两位大帝也不例外,根本就顾不上这么点儿小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