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稳定和发展(终章)(2 / 2)
第二个法令便是官员条令。
龙鹰卫作为全国监察机关,不但监察老百姓,更重要的是要监察官员是否有违反官员条令的地方。如有违反,直接拿人。
七品以上官员由省城巡抚一审,二审京城刑部是,三审内阁。内阁才可以定罪。
龙鹰卫对官员只有抓捕的权力,可参与审讯,但不可直接审讯,可参与调查,但没有直接处置的权力。
第三个法令便是兵役法。
年满十六周岁的大乾国男子,只要不是家中独子,都必须服兵役,满一定年限可退役,退役后可免除家中土地的赋税,还享有一定的粮食补贴。
这个法令自然受到了普通老百姓的欢迎,但是却遭到了官员、地主、勋贵等上层人士的反对。
和反对土地法和官员条令不同的是,反对兵役法的奏折相当的多。
土地法虽然让官员、地主、勋贵也都很不爽,但杨远毕竟没有直接剥夺他们的土地。他们认为不管朝廷如何规定,他们都会有相应的办法的,只是暂时避一下新皇的锋芒,以后想办法就是了。
可兵役法这个东西就有点不对劲了。
因为规定了不管什么人,只要满十八岁都必须服兵役,那些官员、大户人家或者皇亲国戚的人家,哪里舍得让自己儿子上战场啊。
万一一个不小心战死了呢?
不过,反对的声音很多,却也并不强烈。毕竟在很多人看来,任何政策都有对策的,先反对,新皇能取消最好。取消不了,以后想办法躲掉就是了。
兵役法实施之后,杨远开始整顿各地军队,淘汰老弱,严肃各种训练和战场纪律。
当然,为了获得普通士兵的支持,杨远还直接提高了饷银的发放标准,同时提高了有功之人的赏赐标准。
杨远在稳步地推动自己的改革,力图把大乾从疲弱的状态给拉回来。
当然了,作为封建王朝,他也知道即便他再怎么努力,也无法避免衰落灭亡的结局,但人必须要做点什么不是?否则枉为穿越一趟了。
庆平三年,改革见成果,国库充盈,朝廷手里有钱了。
每天查阅龙鹰卫记录各地的情况,能够得出老百姓的日子好过多了,即便发生了水、旱、蝗等灾害,也没有出现大规模饿死人或者难民、流民的情况。
各地官员为了能够保证自己的官位,虽然不是都能够主动去执行朝廷各项法令,但却没有人敢违反
无孔不入的龙鹰卫没有成为祸害老百姓的势力,反而成为悬在官员头上的一把刀。
为了保证龙鹰卫不至于快速腐化,杨远不断的淘汰那些不合格的人员,大力招收各种农家子弟,保证龙鹰卫的立场不出问题。
感觉到时间到了,杨远开始后对商业开刀,征收商业税。
这一下阻力很大,几乎遭到了百分之八十的官员反对。但杨远不为所动,利用龙鹰卫收集的各种资料,对官员进行分化瓦解。
那些当官的家里开有大量商铺的,如果不同意,那就直接公开他们的一些违法行为,然后抄家流放。
家里生意做得正当的,那就给予一定的免税年限。
商税的实施前后拉锯了一个月,杨远获得胜利。然后直接成立一支税务部门,由黑鸟统领,负责全国各地的税收事情。
庆平五年,通过长达五年的改革,杨远终于把大乾给拉回了正轨,海清河晏,兵强马壮。
这些年一直骚扰北边的异族再也无法嚣张,被杨远带人用了一年时间扫平,大量人口迁往内地,分散居住,进行同化。
对于大面积草原,杨远采用承包的方式扔给了国内的商人,让他们去经营养殖业,彻底断绝草原上异族再次崛起的道路。
扫清北方,杨远向无数穿越前辈一样,把目光放到了东北那边的半岛和本子四岛,还有南边富饶的农业耕种地。
军事进攻、人员渗透、文化侵袭,杨远用各种手段一步步的把东北那边的半岛和东南连接在一起的陆地慢慢地纳入了版图,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对于当地人,杨远从来没有菩萨心肠,大部分不愿意合作的人都被扔进了大海里喂鱼。然后从国内移民过去填充。
以大乾国老百姓生孩子的能力,要不了多久,这些地方都会是大乾国的天下。
搞定了周边以后,杨远把目光放向了西面。
结果,不等他先发动,倒是等来了西方人的船队。
刚开始,双方都小心翼翼的试探,可当杨远得知西方也才刚开始航海之后,信心爆棚。
已经升职为大乾国水军大都督的柴白凤挺着大肚子率队出征,在后世印度海域打败西方四国联合舰队,把他们伸出来的爪牙给打了回去。
杨远并没有继续向西进发,而是开始推行科技法令。
随着科技法令的推行,大乾国在杨远的带领下继续飞速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