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仅此而已(2 / 2)
按照计划,夏粮征收过后,有了充足的粮食,新招募的禁卫军也训练的三个月,到时才是正式出兵江西的时候。既然守住了南京,控制住整个南直隶,朱由检已经不急着进攻,决定稳扎稳打,收复一地稳定一地,然后再向下一地进攻。
原先还担心江东出现粮荒问题,现在则不用担心了。就在数日前,一支粮船队到了南京,却是湖广而来的粮商。
南京之战结束后,原本向南京而来的湖广兵惊恐万分,根本不敢继续前来,而是在湖广巡抚带领下进了鄱阳湖,去了南昌。南京之战的结果迅速传到各地,原本已经投靠江西反贼的地方士绅官员皆惶恐不安。二十万大军都败了,各地哪里还有抵抗禁卫军的实力?
除了一些已经带头造反已经回不了头的士绅官吏,其他士绅皆动摇了起来,他们终于认识到皇帝的力量是何等的强大,知道若是继续对抗下去,下场恐怕将和南京士绅勋贵一样,落得个身死族灭!
南京菜市口一场屠戮,吓坏了整个江南的士绅,斩首、腰斩,甚至凌迟,这些刑罚通过报纸迅速传递开来,让无数士绅官员感到惊惧。各地的士绅已经弄清楚,不抵抗的话,禁卫军到来后顶多分去田地,生意甚至都能保留一些,若是再抵抗,则一切都没了,如何选择,自然不难决断。
当然,还有更好的办法,便是主动投靠皇帝,若是能被接纳的话,以后将再不用担心,说不定连田地都能保留。当然,这是一些士绅的妄想,因为无论如何,均田是朱由检一定要坚持的政策,不会因为任何人而有改变。???..coM
不过想投靠皇帝也不容易,毕竟不是谁都能见到皇帝的,能不能被接纳也很难说,必须做出一些事情作为投名状才行。于是便有了湖广的粮商运粮前来南京。
先前的时候,为了封锁江东,江西监国朝廷下了命令,禁止江西和湖广的粮食运到江东,想借此造成江东粮荒,使得朱由检控制的地盘出现内乱。毕竟这个时代,大明最大的粮仓便是湖广,其次便是江西,江东因为种植桑棉太多,粮食没法自给自足需要从江西湖广购买。若是禁止粮食运到江东的话,这个春天江东四府必然会出现大规模的粮荒,到时定然会有数以万计的人饿死,必然会生出大乱。
计划是非常好,但是南京之战的结局改变了这一切,使得湖广的粮商惊惧万分,再不敢做出囤积粮食的举动,纷纷带着粮船顺江而下赶来南京,希望赢得皇帝的谅解。当然,他们会把一切推到战争之上,说因为江上大战,不敢运粮前来,并非他们和反贼勾结。
而这些粮商们的带来,也将使得江东的粮荒得到很大缓解,朱由检自然很高兴,派人告诉这些粮商,对他们以往的罪过不再追究,但是粮食必须按照市价贩卖,不许故意太高粮价囤积居奇。这些粮商自然不敢违背朱由检的旨意,纷纷表示会平价卖粮,甚至有些粮商为表忠心,口口声声说以收购价卖粮,不打算赚一文钱。当然,还有更聪明的粮商......
“陛下,洪总督派人来报,湖广粮商竺平到了总督衙门,说要把十船粮食无偿捐给朝廷。洪总督请示要不要收下这批粮食?”王承恩走了进来,禀告道。
“这竺平有没有归附江西?”朱由检想了想,问道。
“锦衣卫查探过了,竺平有着举人功名,和湖广巡抚衙门关系很好,先前也是积极向江西反贼靠拢,主动联合湖广各粮商,约定撕毁和江东士绅的合同,不再往江东运粮。”王承恩道。
“首鼠两端见风使舵啊。”朱由检冷笑道。
“正是如此,所以洪总督没有直接收下粮食,派人前来请示。”
“不要收粮食,派人告诉洪承畴,让他派人转告竺平,让他把粮食自行运往江东,不过这粮食不许再卖给士绅,而是卖给江东官府,到了江东后,会有官员和他对接,价格还是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朱由检想了想,道。
对竺平这样的士绅,朱由检很想直接没收了他的粮食,然后抓人抄家。但仔细想了想后,还是忍住了,因为那不利于以后的事。
无论如何,竺平选择了向自己投诚,主动运粮前来南京,并表示愿意捐出粮食。若是这样自己都不放过对方的话,必然会使其他士绅商人心寒,会逼得很多士绅加入反抗自己的队列。
为了迅速平定天下,就不能赶尽杀绝,不能把所有士绅地主商人都推到对立面。
给士绅地主商贾们留下一条活路,才是现在最佳选择。
而且朝廷不能包办一切,这天下也离不开商人。无农不稳,无商不富,大明要想继续强大,也离不开商贾的参与。而大明现在的大商人,个个都有士绅的背景,根本不可能把他们赶尽杀绝。
所以分了他们田地即可,让这些士绅商人从此一门心思经商。如此普通百姓能有饭吃,也给这些士绅留条退路使得他们不抵抗到底。而这些士绅商人经商赚钱的同时,也给朝廷贡献大量的商税,这才是最有利的局面。
当然,这还会使得士绅们拥有大量的财富,却是没有办法的事。
虽然朱由检一直说人人平等,事实上人人平定根本就不可能。人和人之间差别很大,普通农夫和士绅商人之间智商差别就很大,智商的差别使得财富差别很大,财富的差别使得绝对的平等根本不可能实现。
朱由检很想建立一个大同社会,但知道那根本不可能。所以,只能维持人格平等,保证一定程度上的公平而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