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9章 证据(1 / 2)

加入书签

“对啊,什么实证,快拿出来啊!”

李宏翎瞥了姚椿一眼。

“姚椿你先让李宏翎先说!”众人急着想知道李宏翎手中有什么证据,在下面大声催促。

姚椿虽然脸色有些难看,但是还是后退了两步,却没有下台。

萧成章看着李宏翎不由皱眉,他一开始以为李宏翎上去,是与姚椿一样,少年意气想出风头。

对此事,萧成章是乐见其成的,今日来此的目的,本来也是为了让人对万山书院的这些石经产生争议,只要这种争议出现,以后就好办了。太宗朝的那四十六块石经,至今已经经历了五朝,地位岂能随便被撼动?

可是当萧成章听李宏翎说他有证据的时候,又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李家有什么证据,他为何不知?

孙重行看到这时,却忍不住叹气,低声遗憾道:“明德书院的学生,心思甚是浮躁啊。这样的心性,又如何能安心治学?”

虞舜臣闻言,淡淡地说:“人各有志。”

孙重行又是一声叹息。

这时,只听台上的李宏翎对着在场之人,高声说道:“方才姚椿所言的《左书注》与太学的《左书》之差异暂且不提,我要说的是另一篇,据说是前朝原凤鸣所作的《九经解》。这篇文章中有一句‘禹人伐木于沂’的典故,诸位知道出处在哪里吗?”

两书院的学生们闻言,要么冥思苦想,要么窃窃私语,但是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回答。

就连萧成章听到此处,也有些疑惑。

这三百多篇石经,他方才大致看了一下,大部分他是知道的,只有极少数的几篇当初在太宗朝时被毁了个干净,没有传下来。原凤鸣所作的《九经解》,其实是有传下来的,不过传下来的是残篇,其中遗失了几章。

李宏翎说的典故想必就是出自遗失的那几篇。

见没有人能回答得出来,李宏翎忍不住有些得意,“这个典故出自《荀公传》,荀公想必大家都知道,是当年南楚国的一位开国功臣,后来避世隐居了。世间流传下来的,有关荀公的事迹不少,但是因为某些原因,他本人留下的著作却不多。这《荀公传》就是荀公晚年时,他的弟子据荀公的口述所作的一本书。”

众人闻言恍然大悟。

关于荀公晚年命弟子作书的事,世人都有耳闻。

第一任南楚王死后,荀公支持的公子璟死于宫廷斗争,公子茂继位。公子茂对荀公十分痛恨,曾下令烧毁了荀公所有的文章著作。荀公死后,公子茂还在位,这本《荀公传》自然没有机会面世。

李宏翎环视了一眼众人,慢悠悠道:“我李家老祖宗,黎西先生少时偶然间得了这本《荀公传》,便一直收藏于李家的藏书楼中,从无外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