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3章 寝室自杀案(1 / 2)

加入书签

已经习惯了叶颖的操作,段书岩倒也没那么的惊讶,帮忙解释道:“哦,在聊金粟山藏经纸呢,这是我刚才收到了“导师”的来信用的就是这纸。”

已经看完信上内容的叶颖把信递给邱奕涵:“不得不说这个“导师”也挺有仪式感的一封邀请函用上金粟山藏经纸,我平时可都舍不得用呢,奕涵你来看看分析一下“导师”这么做的动机。”

段书岩嘴角一抽:“这不是仪不仪式感的问题吧,这是他到底想做什么?闲得慌烧钱来的?还是说他真的是想搞事情?”

叶颖耸耸肩:“谁知道呢,老段你没调监控看看吗?”

“调了,刚看完这几天的监控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我现在在等信息部的部长回来把前两周的调出来给我。”

这时看完信的邱奕涵说:“这种情况,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暗示你让你乱了阵脚把所有的思绪都转到另外这个地方去,然后他在别的地方行动,另外一种就是他真的想要在这个地方做些什么,提前给你一个预告,好增加他游戏的可玩性。”

段书岩皱起眉头:“这怎么看都是恶趣味啊,邱教授请展开聊聊。”

邱奕涵点点头:“嗯,我先解释一下什么是心理暗示吧,这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e国的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为简单和典型的条件反射。从心理机制上讲,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认可的假设,但这个假设却不一定有根据;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暗示内容的存在,所以人的心理上就会竭尽全力地趋向于这一暗示内容。除此之外,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接收到的,来自外界的暗示也无处不在。”

邱奕涵:“从达尔文的进化论来说,正是因为人具有接受暗示的能力和属性,人类才拥有了接受环境暗示,并适应环境的能力,这是人在进化过程中的自我保护,几乎算是一种本能。当远古人类处于陌生、危险境地时,他们会根据以往形成的经验,竭力捕捉环境中的蛛丝马迹,以此来迅速做出判断,逃离危险。再比如宗教中的冥想、瑜伽、气功、打坐,其实都是形式上的心理暗示。”

见三人都在认真听课,已经角色转换成邱教授的邱奕涵继续说:“按照推断来说,那这次“导师”用的就是常规的心理暗示定律中的第一点,让人确信某事一定会发生,它最后就会变成事实。”

段书岩倒吸一口冷气:“还真是,那我要不要信这件事情呢?信了,那万一正如你所说的“导师”找了别的地方去搞事情,我们来不及把视线转移过去,不信吧,要是“导师”真的是去清昆路搞事情,我们没投放足够的监管造成重大伤亡又得怎么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