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章三八四 扶大厦之将倾(5)(1 / 2)
郓州。
赵宁离开后不久,魏无羡便接到了汴梁战报。
他立即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宋明等王极境高手。
元木真是天人境,皇帝战败逃走,整座汴梁城百十万军民无暇顾及,仅能保存数名王极境——听到这些,宋明等人心神大乱。
片刻的失声后,众人沉默了下来。
只看他们变幻的脸色,魏无羡就知道,对方在思考去留。
他理解对方的想法,直言道:“陛下败走,汴梁势必人心崩溃,可以预见,这个时候北胡大军渡河,王师必不能战。
“杨柳城虽然还没消息传来,但失陷已经是不可避免,换言之,北胡大军已经杀入中原了,汴梁与中原危在旦夕。
“我知道诸位在想什么:一旦中原不保,先前预定要支援郓州的大军,必然无法如期到来;
“而若是中原失陷,本身就作为中原侧翼存在的郓州,更是会成为无根之木,基本只剩覆灭一条路。
“诸位都是王极境,天下顶尖修行者,与郓州陪葬似乎没有必要,这个时候想走,我并不觉得意外。”
被这样当众说穿并不光明的心事,宋明等人脸上都有些挂不住。然而宋明也仅仅是觉得不好意思,并没有多少羞愧之情。
因为时局如此。只要不想死,他并没有多少选择。
不怕死的王极境不是没有,而且不少,譬如说鲁王宋真。
在为孙康等人断后时,宋真为了宋氏的千秋大业,甘愿拼掉自己的性命,以求换得齐人的戮力同心与无保留效忠皇室,给宋治分分忧。
但宋明明显没有这个打算。
追根揭底,鲁王宋真的死,并没有起到应有作用。
在宋真战死,而后西河城大捷的时候,效果的确是起到了,军民感奋,斗志勃发。当日赵宁率军连夜出战时,宋治想起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也的确是发自内心的感动。
可好景不长,且不说赵宁战后血洗郓州刺史府的事,短短几日,天元可汗降临汴梁,大手一挥,便轻而易举摧毁了这一切。
大齐还没燎原起来的钢铁战心,霎时就被扑灭。光明世界不曾到来,大家反而坠入更暗沉的深渊。
无论人心还是人性,其阴暗面在这样的绝望世界里,为了生存,只会无限扩大。
形势如此,宋明等人又怎愿就这么把命丢在郓州?
“魏将军说得不错,中原失陷,郓州就不能守。我看当务之急,是率军撤退,为朝廷保留一股精锐战力。迂回兖州取道徐州,避过北胡大军兵锋,去寻找陛下,辅佐陛下重整战局,是最佳之选。”
宋明毫不避讳的说出了南撤的打算。
他这话有人赞同,有人不赞同。
不赞同的人沉声道:“照这么撤军,中原就会彻底沦落敌手,没了中原大地的人丁,我们损失的力量就太多,往后要抗衡北胡,难上加难。
“与其南撤,不如开赴中原,跟北胡大军殊死一战,保住东京汴梁!”
这是个思路。
但宋明不认同,他瞥了说话的人一眼:
“我们一走,河对岸的博尔术,肯定会大举渡河追击,到了中原,也是被两面夹击,如何能稳住战局?届时只会全军覆没!”
这也是可以推断的事实。
第四个王极境沉吟道:“退保齐鲁如何?齐鲁大地,物丰民足......”
宋明冷哼一声:“一隅之地,孤悬塞外,面对数十万敌寇,如何能持久?”
两个说话的王极境,再也无法开口。
他们把目光投向了魏无羡,想要看看这位兵部侍郎、魏氏的青年俊彦,是不是还有独到见解。
魏无羡不客气道:“今日我们固然可以退,但就算退到淮南又如何?元木真出手一回,战局崩坏一回,我们就南撤一回,这万里江山,总有退到尽头的时候。”
宋明不说话了。
另外两人也不说话。
没法说话。
这是大家心里都知道的问题,只是一直避而不谈。
因为谈,就意味着要直面绝望。
根本没有人能赢得了天元可汗,连势均力敌的抗衡都是奢望。
这场国战没有未来,大齐皇朝的国祚没有明天。
事到如今,无论愿不愿意承认,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国战胜负已分!
作为天下唯一的天人境,元木真有吞吐天下的实力,他注定要统治九州万方,奴役大齐八千万户百姓。
所有跟他作对的人,挡他路的人,下场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死!
这,就是修行者的力量,是最强修行者的恐怖之处!
魏无羡看到了宋明等人眼中的死灰般的绝望,那是万年不化的冰雪,是腐朽千载的烂肉,没有半点生机没有丝毫希望,是人世间最冷寂的存在。
事到如今,如宋明这样的人,都已经明白,战败不可怕,损兵折将丢城失地也不可怕,再多肉眼可见的艰难困苦都不可怕。
人世间真正可怕的,是看不到希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