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8章 复京(十一)(2 / 2)

加入书签

“那是什么?”

“大象!”

“敬谨亲王就是吃了这些畜牲的亏!”

毛竹山之战后,明军军中有战象的消息,早已传至清军各部。

清军有所防备,或是拨马让过战象,或者张弓射杀战象上的驭手。只要射杀了驭手,战象没人指挥便好办了,这是毛竹山战役后,清军将领总结出的法子。战争便是如此,敌我双方都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尽管如此,这些庞然大物,依然给八旗将士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杀!杀!杀!”

明清双方的骑兵绞在一起,都失去了速度。

见骑兵失去了速度,朱亨嘉下令步兵出击,清军的步兵也杀至。

此时,双方混杀在一起,大炮发挥不出作用,比拼的便是战阵的配合,还有士卒的精锐。

赵布泰暗暗叫苦,他没想到明军居然有这么多骑兵,成功地让己方骑兵失去了速度。现在双方打成了混战,明军兵多,自己兵少,明显吃亏。可撤又不能撤,两军粘在一起,一撤立即全军崩溃,只能拼死作战,希望八旗将士的武勇能够创造奇迹。

“好!粘在一起便好打了!”

朱亨嘉大喜,下令郝尚久、张成武、王国玺、龙海阳,武邦贤、景可勤各部猛打、猛冲,兵多打兵少,耗也要耗死清军。

两翼的刘文秀、高明贵也率领部下奋勇拼杀。

无边无际的大军,让赵布泰体会到了什么叫人多势重,他虽然拼死抵抗却依然渐渐不支。

??

“弟兄们,跟着我,朝敌人的帅旗杀!”

胡茂祯大吼着,一马当先,率五千部下,杀向赵布泰的帅旗。他原是高杰部下第一猛将,高杰常以之为先锋,作战很勇猛。

自从跟李本深谈完话后,他总觉得有一柄剑,悬挂在自己的脖子上方,凉嗖嗖的。

“若想免祸,唯有立功”,李本深的话一直在脑海边回响。再也没什么比斩将夺旗功更大的了,他盯准了赵布泰的帅旗。

见他来势汹汹,赵布泰下令蒋国柱部拦截。

蒋国柱部中军游击刘国玉,率部挡住了胡茂祯。

“嗷”,胡茂祯口吐狼嚎,一刀劈死刘国玉,率军深深楔入赵布泰的中军。

“咦?这是哪支部队?”

王车上朱亨嘉看得分明,问身边的郑封。

“监国,是降将胡茂祯部”。

朱亨嘉慨叹道:“想不到胡茂祯这般能战!孤身边这么多猛将,居然让一个降将冲在最前面”。

郑封一笑,“他不敢不拼命,上次潘永禧、汪伯升求您杀了他替徽州义军报仇,您说‘日后再说’,估计是传到他耳朵里去了。拼死杀敌,欲立功自赎耳”。

朱亨嘉默然,半晌方道:“幸亏当时未斩了他,不然吾军便少了员猛将!”

盯准赵布泰帅旗的,除了胡茂祯,还有明将龙海阳。他冲了一半,被噶褚哈部所阻。

“砍马腿,跟着我砍马腿”,龙海阳大吼,敌人都是骑兵,砍马腿能让他们人仰马翻。

噶褚哈眼一眯,施放冷箭,射死了龙海阳。

明将杨辅臣见状大怒,一枪刺噶褚哈于马下。

胡茂祯冲到赵布泰面前,赵布泰也不答话,和他战至一团。

瓜尔佳氏出猛将,敖拜、赵布泰、穆里玛,都是满洲有名的巴图鲁,胡茂祯敌不过。

正在手忙脚乱之际,杨辅臣杀至,双战赵布泰。

“呀”,赵布泰一个不察,被杨辅臣剌中右腿。

胡茂祯的刀到了,斩落了赵布泰的脑袋。

二人又砍倒赵布泰的帅旗,清军大乱。

明军打疯了,越战越勇。白文选阵斩清凤阳总兵袁廓宇,郝尚久阵斩淮安参将张国俊,景可勤阵斩徐州游击刘承荫,其余诸将,杀敌立功者无数。

马鹞子王辅臣欲逃,大明兴平伯党守素紧追不舍。王辅臣忽然一个回马枪,挑党守素于马下。

“党兄!”

宜都伯塔天宝大愤,他和党守素情同手足,“给我射,射死这厮”。

“呯呯呯!”

塔天宝的五十骑亲兵,皆装备着三眼铳,乱铳齐发,射死了王辅臣。

发生在崇祯二十五年六月三十日的丹阳之战结束了。此战,清军伤亡三万余人,明军伤亡一万。

看着满山遍野的鞑虏尸体,朱亨嘉豪气顿生,作《浪淘沙·平虏》一词曰:

碧血染河山,烟雨江南。

平定胡虏享平安。

无数良人拼万死,只为衣冠。

挥剑荡腥膻,尸垒京观。

黄泉一路不孤单。

魂去北京传顺治,烽火又燃。

??

丹阳之战后,管效忠、蒋国柱、玛尔赛、徐登第诸将仓惶逃至句容县,仅余两万人。明军趁势攻克了丹阳,逼近镇江府治丹徒县。

“高总兵、戴知府,明军逼近,汝二人速速整顿兵马、修缮城池,与本抚守城”,

江宁巡抚周国佐急召镇江总兵高谦、知府戴可进商议。

“抚台放心,吾等一定与丹徒共存亡”,高谦和戴可进慨然应允。

周国佐略微放下了心,但他没料到这两人早有降明的打算,愿意和丹徒城共存亡的,只有他的三千巡抚标营。

接到了高谦和戴可进的请降信,朱亨嘉一笑,“树倒猢狲散,这两个家伙倒见机得快”,立即下令昼夜行军,赶往丹徒。

很顺利,高谦和戴可进打开了城门,明军轻松入城,杀散了周国佐的抚标,生擒周国佐。

听说抓住了周国佐,朱亨嘉冷哼一声:“好好养着他,祭孝陵时用得着!”

闻明军又攻下丹徒,管效忠、蒋国柱不敢再留在句容,一口气逃到江宁。

朗廷佐将江宁镇、秣陵关各地守军全部撤至江宁、上元二县,又凑了三万余兵马,打算死守南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