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4章 征途(二)(2 / 2)

加入书签

急促地敲门声响起,“老大媳妇在吗?”

一声苍老威严的声音在院门外响起。

“不好,公公来了!”

孙氏吓得脸色苍白。

陆文野冷哼一声,“等着吾,吾一定娶汝”,说完,一个壁虎游墙,沿着垂莲柱,飞身上了屋顶,“蹭蹭蹭”,消失在夜幕中。

孙氏沉着地整了整衣襟,令丫鬟打开院门。

院门外立着公公程德,还有几个膀大腰圆的家奴、健妇。

程德以前做过盐商,有钱,在怀宁县盖了三栋五开间的楼。自己住中间,大儿子、二儿子分住两旁。三年前,大儿子病故,媳妇孙氏领着长孙程祖新住东边的楼院。前些日子有传言,说孙氏有些不规矩,便派人暗中盯着。今夜有响动,带人“捉奸”来了。

“这么晚了,公公找妾身何事?”

说是捉奸,但没抓到实据前,可是不好发作。程德缓了缓,说道:“天冷了,给孙儿带了些御寒的衣物,说完便要入内”。

孙氏一拦,“妾身是守节之人,夜色已深,不方便男子入内”。

“嗯,汝所言甚有理。来呀,汝等把衣物送进去”,程德手一挥,几个健妇入内,说是送衣物,却四处搜索了起来。半晌,领头的健妇向程德使了个眼色,那意思:没抓住。

程徳脸色和缓了些:“为父回去了,汝当谨守妇德,好生教导祖新孙儿成才”。

“是”,孙氏道了个万福。

??

陆文野从程宅蹿了出来,天尚未亮,想了想,往城北的罗教庵堂走去。

安庆位于漕运要地,自然物阜民丰,长江沿岸皆是酒肆、茶楼、勾栏,可惜囊中羞涩,只好去自家庵堂了。

别看陆文野年纪不大,却是罗教第三代祖师陆逵的弟子,在安庆一带的漕运水手、兵丁中传教,信徒颇多。

罗教第一代祖师为永乐朝文渊阁大学士金幼孜,后来在五台山出家,法号清源禅师;第二代祖师是清源禅师的徒弟罗清,罗清将罗教发扬光大,因其姓罗,故名“罗教”;第三代祖师则是罗清的弟子殷继南、陆逵等人。

该教综合了道教和佛教的教义,认为人的苦难是由于心里的欲望造成的,主张无为,又称“无为教”。

道是无为却有为。

陆文野的师尊陆逵,做过大明的江右总兵,一身的好武艺,明亡后,隐居于茅山。在荒效野岭捡到了尚在襁褓中的陆文野。一瞅,这孩子,骨骼清奇,正是吾教中人,遂收为弟子,跟自己姓了陆,取名文野。

不料这陆文野,不仅文野,武也野,四处惹事生非。陆逵一瞅,这样发展下去可不行。便唤他道:“徒儿,一晃,汝也成人了,道术有成。去吧,下山传教去吧”。

“师傅,您让徒儿去哪传教?”

“江浙一带,已有汝的几个师兄传教,这样吧,汝去安庆,将我罗教的教义开枝散叶”。

这么的,陆文野便由茅山来到了安庆。陆逵很穷,只给了他几十个铜板、一袋干粮,也有磨练他的意思。

不料这陆文野,年纪虽不大,却能言善辩,又会几手口吐真火、胸口碎石、单掌劈砖之类的“法术”,直唬得安庆一带的水手、漕丁以为其是天神下凡,个个皆以“仙师”视之,还为他在江边建了庵堂,开堂讲法。

本来这罗教的教义讲究无欲无求,陆仙师对女人应该没什么追求,偏偏遇见了孙氏,也是前世的冤孽,直当作是“神仙姐姐”,誓要娶之而后快。罗教的教义,并不禁教徒娶妻。历代教主,皆由罗祖后人担任,至今已传了五代了,若不娶妻,岂不是没有教主了?

说起罗教,后人知道的不多。可说起它的分枝:青帮,却几乎无人不知。

清朝时,罗教弟子在安庆成立了“安庆道友会”,人称“庆”帮,“庆”通“青”,久而久之便称为“青帮”。

青帮弟子称金幼孜、罗清、陆逵为“前三祖”,称陆逵的弟子翁宕、钱坚、潘清为“后三祖”。此帮建立以来,一直是反清的重要力量,国民党的一些大佬陈其美、蒋中正皆有此帮背景。

陆文野来到了庵堂门前,“阿欠”,打了个喷嚏,用手擤了擤鼻涕,满不在乎地捡了片树叶擦了擦。

“老官(罗教敬称,首领之意),开香堂讲法的时辰到了,弟子们都在等您”,心腹教徒刘正从庵堂内走了出来,对陆文野说。

“咳”,陆文野低咳一声,宝相庄严,再无半点登徒子的样子,缓缓迈步,往庵内走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