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四川(六)(2 / 2)
冷笑一声,回复道:“平西伯有所不知,予来时,陛下有圣谕给范大将军,‘若吴三桂肯来剑州,便是真降,可休兵;若其不肯来,必是假降,给朕狠狠地打‘。既然平西伯不肯去剑州,便等着承受王师的进攻吧”。
这下,吴三桂愕住了,浑身冷汗淋漓。
吴伟业不理会他,冲诸将大呼:“尔等口口声声,自称关宁军。可知这关宁军乃我大明所建,吃着大明的饭,穿着大明的衣,不肯效忠大明,反投奔鞑虏,对抗王师。真乃猪狗不如!尔等多为辽人,本与鞑虏有血海深仇,不替亲人报仇,反认贼作父,剃发易服,辱没祖宗。是人耶?还是畜牲耶?本官奉大明皇帝之命而来,虽手无寸铁,亦敢以热血溅于诸禽兽之前!速速杀予!”
说完,昂首挺胸,朝诸将走去。
说也奇怪,刚才还气势汹汹的关宁军诸将,竟无一人敢直视吴伟业的眼睛,被逼得步步后退。
吴三桂抹了把汗,打了个哈哈道:“梅村先生言重了,诸将不知礼仪,万勿与彼等一般见识。来人,送梅村先生入馆驿休息”。
??
谈不拢,便只有打。
吴三桂本有三万五千兵马,在剑门关折损了三千多,还余三万一千多人。为了扩充实力,对抗明军。他征召了四千多王府藩兵的家人,又招募了四千多嘉绒人,凑齐了四万大军。
关宁军南下四川时,携带了大量家眷,吴三桂给这些家眷分了田地、财物。这些王府藩兵及家眷,对吴三桂忠心耿耿,是吴军最重要的力量。历史上,正是有这些人的支持,他才有底气对抗康熙的削藩。
他还向清廷和达延汗求援。清廷自身难保,无力管他;达延汗正和布达拉宫里的那位明争暗斗,没空管他。
明军方面,六万大军,歼灭二李,损失了五千,尚未来得及补充;又留了五千据守百丈关,阻挡汉中的清军。因此,有五万兵马。
“大将军,关宁军素来剽悍,若聚在一起,不好打。末将以为,当调动他们,分而击之”,李定国又向范友贤献上了妙计。
范友贤很谦虚,“鸿远,依汝之见,当如何调动敌军?”
“末将听说吴三桂费了很大的劲在成都屯垦,可见其已将成都视为重地。若分兵佯攻成都,其必会分兵救援。兵分则弱,我军的战机便来了!”
“善!”
李定国又微笑了,星光灿烂,“大将军,佯攻成都之战,不需出动我军战兵。高明瞻手下有一些降兵、俘虏兵,可用之”。
清四川巡抚高明瞻自从在剑州降明后,因为巴结上了大将李成爵,又替大明招抚了昭化、广元、通江、南江各县,因而深得信任,被授了陕西巡抚。
范友贤将各部降军、俘虏,拨于他指挥,凑了五千人。令其整顿兵马,做北进汉中的准备。这支兵马看着不少,却士气低落、军纪松散,不整顿数月,根本形成不了战斗力。不过,用来虚张声势,倒是够了。
听李定国提到了这支兵马,范友贤抿嘴大乐,“鸿远说得甚是,大战在即,精锐部队可一兵一卒都不能调,调这些杂兵去正好”。
高明瞻率五千杂兵往成都而来,声势浩大,号称两万。
闻明军去打成都,正在杲阳关视察的吴三桂大惊,连呼范友贤狡诈,自己中了他的声东击西之计。急派吴应麒、夏国相,领兵一万,驰援成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