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2章 吞鲁(十二)(2 / 2)

加入书签

“快,快宣太冲先生进来!”

朱以海和黄宗義感情很深,当年黄宗羲和孙嘉绩、熊汝霖共同起兵抗清,拥立他监国,航海的时候又经常和他在乱石穷岛上衣冠聚谈,可以说既是君臣,也是知己。

“许久不见,太冲削瘦了啊!”

一见黄宗義,朱以海嘘唏不已。

“监国,您也憔悴了,要保重身体啊!”

黄宗羲亦十分感慨,眼眶不知不觉就红了。

“臣等参见监囯”,姚志倬、刘孔昭、刘永锡急忙向朱以海行礼。

朱以海一看,都是自己的老部下。平原将军姚志倬在天目山一带抗清,兵败后好几年没有音讯;诚意伯刘孔昭及其子刘永锡,在南直隶一带抗清,亦是多年未见。不科今日竟然君臣重逢。

能聚得这么齐,自然是有人安排。

姚志倬、刘孔昭、刘永锡抗清缺乏粮饷,找钱谦益筹银子。钱谦益正好请三人看在天下百姓份上,劝朱以海退位就藩。三人欣然同意,赶往舟山,正巧遇上黄宗義,遂并成一路。

“诸卿辛苦了,来,先喝盏茶!”

朱以海一见好多年不见的旧部,忽然一齐前来,心里大致也能猜到一些,叹了口气,“诸卿有话便请直言吧!”

黄宗羲也不兜圈子,直截了当地说道:“监国,臣等前来,是想劝您,退一步海阔天空,为了大明的亿万臣民,退位就藩,以就懿德”。

朱以海很伤感:“唉!难道这么多年,吾等的努力都白费了吗?”

黄宗羲正色道:“绝不会,这些年监囯您率领浙闽军民抗击鞑虏的英雄事迹,必然彪炳千秋、永垂史册”。

听了这话,朱以海脸色好看了不少,忽然又问,“难道太冲也降了靖藩吗?”

黄宗羲脸涨得通红:“监国应知吾,卖主求荣之事绝不肯为,之所以来此,完全是为了天下百姓!”

“嗯”,朱以海连连点头,“太冲的为人,孤是知道的,此事容孤思之”。

君臣五人,又聊了些昔年往事,正在嘘唏感慨之际,忽听一阵喧哗。

“监国在哪?吾等要见监囯!”

朱以海眉头一皱,“怎么回事?何人喧哗?”

左右答道:“监国,平西伯王朝先吵着要见您,吾等要拦不住了”。

话音刚落,王朝先带着张济明、吕廷纪、阮美诸将,手持刀剑,推开护卫,破门而入。

朱以海大怒:“平西伯欲谋逆吗?居然带刀上殿!”

毕竟是多年旧主,积威之下,王朝先气势一沮,“臣不敢谋逆,只是想求监囯拨发拖欠的军饷,将士们已经两年未领饷了”。

“正是,皇帝还不差饿兵,求监国发饷”,张济明、吕廷纪、阮美附合王朝先。

朱以海脸一红,“现在国库空虚,孤也没有银子。今日孤有客人在,汝等先退下。军饷的事以后再说”。

不料王朝先竟不肯退,“监囯不肯给将士们发饷,臣就赖在这里不走了”,说完一屁股坐到了台阶上。

张济明、吕廷纪干脆举着刀剑,目露凶光,缓缓逼近朱以海,“当兵吃粮,天经地义,您连饷都发不岀来,还有什么脸登这监国之位?不如赶紧退位就藩!”

朱以海一听,明白了,这些人都已经暗中降了靖。不由得泪流满面。不是吓的,是气的。他是太祖十世孙,天潢贵胄,最重颜面。今天,自己的部下当着黄宗義等人的面闹饷,这让他堂堂亲王,颜面何存?

“太冲,汝看,孤这棵大树还未倒,下面的猢狲们就已经散了”,鲁监国伤心至极。

黄宗羲急忙解劝。

“监国勿惊,臣来护驾”,一声大吼,荡胡侯阮进带着护卫赶到。

今天是阮进当值护卫,听闻有人闯殿,急忙带着几十个部下赶到。

“王朝先,汝要谋逆吗?”

一见王朝先等人竟然敢带刀入殿,阮进大怒,拔刀就欲砍王朝先。

阮美急忙抱住阮进,“兄长,争来争去,皆是他们老朱家的事,您就别跟着掺合了”。

阮进不听,正扭打在一块,忽然又是一声喧哗,“禀监囯,靖军把吾等包围了”。

??

普陀山岛外,四万靖军、数不清的战船,将岛上的鲁军团团围住。

林察对杨怀叹道:“忠勇侯,岛上也皆是吾大明的将士啊,真要对他们动手吗?”

杨怀亦叹道:“辅明侯,你我都是军人,军令如山啊!就盼这鲁藩能识时务,免得葬送了这些忠勇将士的性命”。

??

朱以海不是蠢人,他很识时务,知道大势已去,便不再眷恋权位,让黄宗義带信给朱亨嘉,自己同意退位就藩。

双方又针对就藩的地点展开了激烈的谈判。

朱以海想留在舟山。

朱亨嘉不同意。别说是舟山,浙江都不能让汝待。不然汝跟这些浙东旧部经常联系,他们是听孤的,还是听汝朱以海的?

朱亨嘉想将他封在南昌,朱以海嫌太远,不肯去;改封广州,还是不肯去。

最后郑封岀了个主意,封到福州,先驻骅在广州,等打下福建后,再去福州就藩。

福建是朱以海战斗过的地方,离浙江也近,朱以海勉强同意了。但他坚决不肯去广州,而是要求待在潮州,潮州离浙江更近一些。

朱亨嘉同意了,只要自己的这位叔祖退了位,剩下的事就好办了,只要别待在浙江,孤都准。

大明崇祯二十四年二月九日,鲁监国朱以海正式宣布退位就藩,驻骅潮州,同行的仅有太常寺卿任廷贵、侍读崔相、内官陈进忠、刘玉、张署、李国辅、刘文俊等人。

朱亨嘉一边令锦衣卫指挥史陶成“保护”好自己的这位叔祖;一边又安抚于他,亲笔书写了八个字赐予叔祖。

“这是什么?”

朱以海看着宣旨官手上拿着的一块红绸,好奇地问。

“这是监国靖王赐给您的八个字”。

“哦?”

朱以海展开红绸一看,八个大字赫然在目:“国之柱石,诸王表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