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施琅(1 / 2)
龙生九子,人分百种,其中有一种人叫舍命不舍财。
清福建右路总兵马得功就是这种类型。
此人乃辽东人氏,本是明朝总兵,降清后屡立战功,被编入汉军镶黄旗,成了一名“旗人”。他有两个特点:一是善战,擒杀了南明瑞昌王朱谊泐,又击败了林忠、郑丹国两支海盗和多支义军;二是贪财,在厦门郑氏库藏中捞到了一辈子享用不尽的财富后,一般人早已满足,他不,他觉得没准还有,继续留在岛上找宝藏。
找啊找,搜遍了老郑家有可能藏宝的地方,一无所获,正在懊恼。
部下来报:“禀大帅,厦门附近发现明军郑鸿逵部兵船”。
听到老巢厦门被攻破的消息后,正在漳州打粮的朱成功四叔、定国公郑鸿逵带着五千兵马回师厦门。
“郑鸿逵?”
马得功一楞,“不就是那个海盗头子嘛,本帅打败的海盗还少吗?林忠、郑丹囯不都让本帅给打垮了?应战!”
他有三千多兵马,七十多艘船。留了几百人守城,亲率三千兵马来战郑鸿逵。
“打风”,“张帆”,“起航”??
随着一条条旗语下达,明军的一百多艘战船和清军的七十多艘战船,碰撞在一起。
一打起来,马得功直叫苦。这老郑家的水师可比自己以前打的两个小海盗林忠、郑丹国的水师强得太多,炮打得又准又狠,接舷而战,如履平地。
“轰!”
一发炮弹击落了马得功旗舰的主帆。
“快,快换帆,撤退!”
马得功一撤,弟弟马得名、儿子马三奇全都跟着撤,清军败退回厦门岛。
马得功不服气,又跟郑鸿逵打了两仗,三战三败。
郑鸿逵趁势率军将马得功残部包围在中左所城内,原来防守厦门的明将蓝登、施郎也率数百败军与郑鸿逵会合。
马得功急忙向福建巡抚张学圣求援。张学圣和黄澍、马得功私分了郑氏府库,没有上交清廷,互相留了把柄,等于结成了利益共同体。人世间最铁的关系,莫过于一起分过赃。
一听马得功危急,张学圣唤来了漳州参将冯君瑞,在他的部将中,冯君瑞最为能战。
“冯参将,别的话,本抚也不多说了,此次汝若能解厦门之围,本抚保汝个副将”。
冯君瑞大喜:“多谢抚台,末将一定死战!”
明军有水师优势,大规模登陆很难。冯君瑞精挑细选了六百精锐,乘小舟偷偷登陆。
“杀!”
冯君瑞上岸后,直扑明军大营。
郑鸿逵听闻清军上了岛,令蓝登带两千兵马迎战冯君瑞。
“杀!”
听到喊杀声,马得功率千余兵马从城内杀出接应。
郑鸿逵带着施郎,领两千兵马敌住马得功。
五花马、柳叶甲、八瓣帽儿盔、亮银蛇茅,马得功的弟弟马得名冲在最前面。
“噗!”
亮银蛇茅扎透了一名明军胸膛,马得名手腕一旋转,蛇茅下垂,借着马力,荡开尸体,又杀向另一个敌人。
见他这么猖狂,施郎大怒,带着六十个亲兵杀向马得名,勇不可挡,很快冲至马得名面前。
雪亮的蛇茅闪电一般刺向施郎额头,施朗一低头,伏于马上,避开蛇茅,一刀刺入马得名腹部,搅断肝肠,殒命。
杀了马得名,施郎又率亲兵杀向马得功,马得功大恐,带着儿子马三奇,狼狈逃回城。
郑鸿逵杀败马得功,又回军来战冯君瑞。冯君瑞兵少,挡不住,狼狈逃回泉州。
马三奇十分担忧:“父亲,吾军连战连败,恐怕守不住中左所城呀!”
马得功脑子灵光,“无妨,听说那郑鸿逵是个孝子,他娘在咱们手上,让他娘给他写封信放咱们一马”。
郑芝龙降清后,其正妻黄氏和儿子郑芝豹留在安平,被清廷扣为了人质。
马得功派人去安平请黄氏写信给郑鸿逵,请他网开一面,放清军返回大陆。
郑鸿逵是孝子,害怕清军伤害母亲,除了归还缴获的郑芝豹提供的八艘船外,另派三十艘兵船将马得功及其部众送回大陆。
??
崇祯二十四年(1651年)四月一日,朱成功率着北伐败兵返回了厦门。
他得知清军马得功部逃回大陆后,极为愤怒,拔出刀割断了自己的头发,发誓要杀清虏。又传令不许郑芝莞及郑鸿逵与诸亲相见。
他气愤地对部将说:“渡虏来者,澄济叔(郑芝豹);渡虏去者,定国叔(郑鸿逵);弃城与虏者,芝莞功叔(郑芝莞)。家门为难,与虏何干?”
郑鸿逵请他入城相见,他派人回答道:“定国公与虏通好,请我似无好意。回报定国,谓不杀虏,无相见期也”。
郑鸿逵回信解释:“马虏之归,盖以吾兄(郑芝龙)身在于清,重以母命故耳。不然,我亦何意何心也?侄有疑吾之言,不亦惜乎?”
为了表明自己绝没有降清的念头,郑鸿逵只好向朱成功交出了全部军队,自己离开厦门,去了白沙。
长期以来,朱成功都是以四叔郑鸿逵副帅的名义行事,逼走了郑鸿逵后,他终于完全彻底地掌握了这支郑家军,虽然此刻,只剩下了两万余残军。
四月十五日,朱成功扎营于厦门澳仔,召集诸将追查厦门失守的责任。
首先唤来堂叔郑芝莞,“吾北伐时,未敢以地方城池付汝,是汝自请水陆拨镇付汝提调,又立了军令状,若失厦门,军法从事。今有何说?”
郑芝莞吓得脸色苍白:“是那阮引的水师先败,未能阻止清军登陆,吾陆师兵少,挡不住清军呀!”
朱成功冷笑:“吾已调查清楚,水师尚未败,汝就已经先搬财物,身已在船矣”。
郑芝莞哑口无言。
“推出去,斩!”
一听要斩郑芝莞,诸将吓了一跳,这可是您的亲堂叔啊!而且还立过大功!纷纷跪请从宽处理。
朱成功不听,“军中无叔侄,速斩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