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与君共婵娟(2 / 2)
殷三取了后背的包裹打开,将一封信,以及一个方盒递给了虞幼窈。
虞幼窈连忙接过,小心翼翼就打开了信:“时至八月,果物丰美,滋味甚好,遂与尔分甘同味,共尝之,安好,勿念!”
虞幼窈一个字一个字地数,数了二十六个字,忍不住笑弯了唇儿。
虽然,表哥每次的信,都是简明扼要,但是仔细读来,却也能感受到表哥对她的牵挂,令她心中欢喜。
虞幼窈小心翼翼地叠好信,塞回了信封里,又拿起了殷三递来的方盒,也没急着打开:“这是什么?是表哥特意让你转交的吗?”
殷三点头,没有多说。
于是,虞幼窈就知道了,方盒里的东西,肯定是表哥精心为她准备的,肯定不一般。
心里充满了期待,她迫不及待打开了盒子,将盒子里的棉絮取出,从包裹的绢帕里,拿出了一方砚台。
虞幼窈惊瞪了眼儿:“这是红丝砚,只有山东青州才有的红丝砚!!”
这块红丝砚,红丝映带,鲜艳逾常,观之华缛密致,皆极其妍,资质润美,红黄相纹如禽鱼云霞,山川花卉。
虞幼窈捧着红丝砚,眼睛黏在上头挪不动:“我只是在书上,见过相关的描述,还是头一次见到真的红丝砚,据说红丝砚,是天下唯一胜过端砚的砚台,只因太过稀少,品相太难得,所以世人对红丝砚所知甚少。”
历朝历代不少大文豪,都对红丝砚推崇不已,书上有不少相关记载。
但红丝砚实在太过稀少,开采又十分不易,所以红丝砚第一砚之名,被端砚之胜名所取代,但红丝砚却不在名砚排名之内,足以证明它的超然地位。
虞幼窈赞叹不已:“表哥可真厉害,连这么难得的红丝砚都能弄到。”
她重新取了一条老墨,注少许水于砚中,墨条磨动,既坚以润,腴发墨汁,手拭如膏,膏润浮泛,墨色相凝若纯漆。
虞幼窈笑弯了唇儿:“《砚录》上记载,红丝砚其异有三!”
“一也,他石不过取其温润滑莹,红丝砚渍之以水,而有滋液出于其间,以手磨拭之,久粘着如膏。”
“二也,他石与墨色相发,不过以其体质坚美,红丝砚常有膏润浮泛,墨色相凝若纯漆。”
“三也,他石用讫,甚者不过顷刻,止终食之间,墨即干矣,红丝砚若复之以匣,数日墨色不干。”
虞幼窈取了玫瑰笺纸,执笔在手,以墨润毫,提笔回信。
书写时,顿觉墨纸相滑,毫无滞涩之感,漆墨附于纸上,倾刻间墨干于纸上,墨笔纯黑,柔亮。
虞幼窈惊叹:“果然名不虚传!”
她絮絮叨叨,又写了十几页纸,零零碎碎,全是家中的一些琐事,还顺带提了宋明昭吐血昏迷的事。
待觉得手腕有些酸了,虞幼窈终于停了笔。
重新看了一遍回信,总觉得自己似乎写了很多话,可仔细一看,又感觉仿佛还有很多话没有写完。
虞幼窈重新提笔,蘸墨,写下:“金秋八月,菊相争放,虽不能与君共赏月之团圆,愿与之共婵娟!”
再过几日就是中秋佳节,人月两团圆,只可惜表哥身在山东,不能与她一起过赏月吃月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