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夏虫岂可语冰(1 / 2)
关于写歌谱曲并不是很难的事情,朱三元深知原作者也是花了一个通宵,将一首发表的诗歌稍作改编,谱上曲就开唱了,甚至没顾得上找乐队去伴奏。
相对简单的旋律也是为了能让传唱度更高,但他为了精益求精用了两天的时间,可是在做伴奏的时候被难住了。
这样的歌曲必须要使用管弦乐队或者交响乐团来伴奏,才会有更有力量,可是在如今的局面下,也不知道学院的管弦乐队会不会像合唱团那样,无条件的与他合作呢?
“院里的别指望了,我能联系到豫州交响乐团,他们肯定是愿意帮忙的,那个指挥家团长是我的老同学,”刘振宇连曲谱都没看,但他深知一点,需要用到交响乐团伴奏的歌曲,绝对不是一般的歌曲。
有了他的帮忙,朱三元很顺利地联系上指挥家团长武韬,顾不上闲聊太多,简单介绍了下自己,就把写好的曲谱递了过去。
实际上武韬并不太喜欢这个最近走红的明星,唱歌就是唱歌,专精一门技术已经可以吃遍天下,何必再去演什么影视,但看了曲谱后立马改变了观念:
“……你不是只会写流行歌曲吗,还能有这样的突破!”
合唱曲的歌曲有很多,但大多数创作时间都有些年头了,近些年也有一些老音乐人的改编,可是很多并不怎么成功。
适合改编成交响乐的曲子更少,而欣赏和创作古典音乐又是有门槛的,以前的古典音乐作品,基本都维持在调性和声的体系当中,肖邦瓦格纳的扩展延伸都证明了这套体系的优越性。
但现在的音乐人面对新的时代要探索新的音乐语言,推广无调性音乐,很难被大众所认可,所以既没有太多的新交响乐曲,也没法再像过去那样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在交响乐队熟悉曲谱的同时,朱三元把歌词和曲谱也给了孙联成,让他利用带合唱团练习的机会,把歌给练好,过几天就要录音。
一切准备都在稳步进行着,由于这阵子全国上下都在准备庆典的事情,商演活动减少了一些,朱三元索性让赵婧婧都给推掉,一心扑在这件事上。
也就四五天的时间,在合唱团和交响乐团都准备好的基础上,朱三元让赵婧婧重新找了个录音棚,准备将两个乐团带去进行录制。
可录音棚老板得知后赶紧跟他说,这么搞是行不通的,他只是个小型录音棚,根本无法承载那么大型的团队,连乐器都不一定摆得下。
要么管弦乐实录,需要的场地比较大,设备上的要求也很高,还需要进行前期排练,优点是整体性比较好,声场关系也对,适合大场景的伴奏需求,缺点是后期可调性较差。
要么迷笛制作和管弦乐交叉制作,当所有的迷笛小样完成后,分轨或者同期进行交响乐的录制,弦乐、铜管、木管合唱全部分开,但最大的缺点,是质感不够高。
还有就是纯迷笛制作,可是僵硬感和声场的扁平感太突出,连录音棚耳机都能听的出来,更不要提高品质,无比单薄。
“您要是信得过我,我亲自出马,去你们学院进行现场实录,以前我给影视也做过配乐,做过现场实录,有这方面的经验。”老板咬了咬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