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 不是穷兵黩武,而是时不我待(1 / 2)
“冯卿默不作声,今番我朝兵发江南,讨伐吴国,又一举要重挫楚、越两邦,不知你有何看法?”
李天衢直接点名,也使得王师范乃至在场朝臣的目光,纷纷落到了坐在一旁的冯道身上。
按说冯道年纪如今未满四十,便已跻身进入魏朝权力的高层团体当中,他又并非是初期辅佐李天衢打江山的老资历臣子,而是魏朝立国后通过科考入仕,所以他的升迁速度,的确算是超乎寻常了;
不过李天衢却也记得若是按史载轨迹,冯道第一次跳槽转投河东,便倍受贤宦张承业的赏识。期间还经历丧服离职守孝,而后步入后唐权力高层,差不多也正处于这个年龄段。
所以李天衢当初得知冯道会投效己方势力,也并没有刻意的破格提拔他,而是通过暗中观察,权衡冯道是否当真具备辅弼君王、济世安邦的才干。
虽说五代十国骄兵悍将、藩镇牙军...这也注定是个武将更为耀眼的时代,可冯道的生平事迹贯穿五代,又极具争议性,也可说是这般时节,流传到后世名气最大的文臣之一,所在他在李天衢心中的存在感注定会很强。也不知冯道偶尔会有背脊发凉的感觉...李天衢可是定期想起他来,便要调查下冯道目前官居何职,政绩如何,同僚、属下、民众对其又是怎样的评价。
这倒也让李天衢得出一个结论:现在的冯道完全足以胜任执宰相位,一个帝国要长久延续下去,朝廷众臣自然也免不了要更新换代,以后推举他总揽政务,起码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在朝廷的运作等方面上,也绝对可以放心。
然而就算被李天衢亲自点名问及,冯道面色平静,也根本不打算如王师范等朝中重臣那般,为本朝大举南征的战事歌功颂德...他在众人的注视下沉默片刻,又向李天衢俯身施礼,却说道:
“陛下宽仁弘厚,以德济民,使得我朝物阜民丰,国家富庶,实乃恭俭之主,贤明之君。只是前有朱贼篡唐称帝,晋主僭号妄称前朝唐室...陛下虽屡克世敌,也终究不免穷极兵戈,致使三军疲弊。
本来中原初定,也合当与民休息、养国元气。可是我朝亡晋未久,便速亡蜀国,再伐吴国,又与楚、越两国这战端一开...我朝用兵确实频繁。故而臣以为,陛下妄动兵戈、劳师动众,只怕好大喜功,也未免太过穷兵黩武了......”
冯道此言一出,在场朝臣看他的眼神可就不对味了...陛下决议大举南征,我们也都表示赞同。怎么就你这么特殊,非要在这个时候大唱反调?
至于王师范再打量冯道时,眼中也多了几分嗔怪之色...他心想如今任圜等降臣虽然在朝中官居要职,可是朝中右相之位暂时悬空,听陛下的意思,也已经打算启用这冯道分掌国政。
所以王师范也对他更为留意起来,通过一段时日的观察,也发觉冯道其人的确称得上勤勉清廉,从政绩上而言也挑出不什么污点...而且他与其他同僚相处得关系通常不远不近,在朝中不拉帮、不结党,虽说在官场上擢升得较快,树大招风,也就难免会遭到一些官员的嫉恨与非议。
可是即便遭受嘲讽抨击,冯道自嘲揶揄一番,压根不会往心里去。往往朝堂臣僚因为政见不合,亦或者本来相互的性格便犯冲...也很容易吵得面红耳赤,往重了说,也有闹到彼此势不两立的可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