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1章 320教导(1 / 2)

加入书签

江陵府因为有莱国公一门坐镇,倒是最先在大雨之后开始投入重建的,而在这次水患之中,出现了一个便是连宗恒都赞叹不已的人,那人便是莱国公的嫡孙,名叫崔准。

这崔准今年满打满算也就比沈若娥大了几个月的时间,但是这人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富家子弟的那些坏毛病,不但没有,还满腹经纶。

满腹经纶的人大夏朝如今真的不少,毕竟大夏朝虽然不是重文轻武,但文官在朝中的分量却相当之重,单单看那七八个有名的书院便知道了。

而这个崔准,不但有才华,还有着丰富的治水经验,便是连永乐京中派去江陵府的工部的尚书也是称赞有加,说其在治水的经验上,哪怕比起不少经验老道的官员,也不逞多让。

可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人才,竟然从来没有参加过科考,便是连个秀才的功名,都没有。

不过即便如此,永乐京中的那些官员之家也不得不感叹起来,特别是看到自己家里与那崔准同龄的晚辈,都酸涩的说还是人莱国公会教导后人啊。

“若是那崔准早些展现出这般的才华,我定然要将其收入麾下。”当夜宗恒去了嘉宁殿之后,便同沈若娥说起了这个崔准,一边说一边叹气。

“那比起曹顺如何?”沈若娥记得,前些日子,那曹顺也是在这个治理水患一事上,有着不小的闪光之处,毕竟是被华州的知州上书称赞的人。

“各有所长,但都是治国良才,可堪大任之人。”宗恒十分感慨,要说起来,这大夏朝中有三分之二的官员,都是前朝遗留下来的官员。

这些官员,虽然都是有学之士,但是大多沾染了前朝后期的那些奢靡之风气,对于开国不过几十年的大夏来说,实在不是什么好事。

但是每个朝代的更迭便是如此,想要朝中有新鲜的血液进入,那就要等,等到大夏完全的步入正轨,等到有更多的有才的学士脱颖而出。

有能力的武将并不少,但是文官却需要时间的沉淀,才会出现。

“那可有想过将那崔准收入麾下?”沈若娥替宗恒布菜,自己吃的倒是极少,只是用了一些鸡丝菌菇粥。

“虽有这个心,但是却不能这么做。”虽然不能将崔准收入麾下,但是宗恒似乎并没有因此而露出遗憾,这倒是让沈若娥有些不明白了。

“想不明白?”宗恒见沈若娥不明白的看着自己,笑着问。

“如此人才却不能收入麾下,但你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可惜,倒像是早就料到了一般,确实不甚明白。”沈若娥点了点头,她对于帝王心术还是不太明白,如今的宗恒,比之以前,更让沈若娥觉得看不清,摸不透了。

而且沈若娥发现,以前的宗恒,会让自己出入他的书房,但是成为了太子之后,沈若娥却再也没有去过那明德殿之中,更别提书房了。

这件事情,沈若娥自己也明白一些,如今宗恒贵为太子了,那明德殿若是没有重要的事情,自己一个内宅的女眷,闯进去也实在是不好。

更何况,那明德殿里白日里还有不少的东宫官员在其中。

但沈若娥还是心中有些不爽利,人都是这样,曾经轻而易举的事情,如今却不得如此了,总归是会有落差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