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003:想要收藏这个水瓢(1 / 2)
“好了,这么大的风,鱼儿在外面还好好的,这就说明我们鱼儿是个有福气的孩子。竹叶,清欢,赶紧做饭吧,今天外面风大,就在我们这屋做吧!”老太太对大媳妇和二媳妇说道。
“是,妈!”两个媳妇应了一声,开始做饭。
二月二,龙抬头,本地习俗按说是要吃饺子的。
这个年头,能顿顿吃上白面白大米的那是城里人,当工人的,有工资,单位还发粮油票和肉食票,吃供应粮,生活状态要比村里人好太多了,这也是村里人很羡慕城市人的原因。
如今的农村还没实行土地承包制,大家都是集体干活,分队,分公社,记工分,最后年底用工分来换粮食,能分到的粮食也都是他们一年种起来的那些东西。
有的人家孩子多,能上工赚工分劳力少的人家,一年到头赚到的工分怕是都不够换口粮的,还得另外贴一些钱进去,才能领够一家人一年的口粮。
这个家里虽然有姜鱼的爸爸给队里开着拖拉机,能多赚些工分,但是老爷子和老太太七十多岁了,是不能出去劳动的,能出去劳动的,就是三个儿子,三个儿媳,加上一个姜河。姜瑜傻傻呆呆的,一家人也不舍得让她出去做农活,一年到头,这个家里的工分也只够多换一些玉米高粱这些粗粮的,像是白面大米那种细粮比较贵,他们不舍得多换,只换几十斤,也就是够过年和给家里人过生日时一家人好好吃几顿的。
平时,他们都是粗茶淡饭过日子。
去年因为大伯的腿受了伤,在家躺了半年,家里能上工的又少了一个劳力,秋天换粮时,他们全家人的工分不够,就少领了些粮,细粮也只换了二十斤白面,二十斤大米,其余的都换成了土豆,黄米,糜米,玉米,高粱和白菜,红豆,绿豆和萝卜那些。
各样细分下来,每样主粮也就是分到几百斤不等,豆子那些少一些,配合着主粮吃。
这一大家子人一起过日子,还要计算这一年还有多少日子才能等到下次结工分换粮,他们每天都不敢紧着肚子吃饱,基本上,每个人都是一碗饭,女人们苦力活少,基本就吃半碗。大家习惯了,都觉得吃完不饿就可以了。
有时候,半碗饭吃完,倒半碗水涮涮碗,喝了,肚子里调和调和,基本就是七分饱。
不止姜鱼家是这么过日子,别人家也是这样的,家家户户都一样。
因此,哪家的人出来,都很苗条。
这年头,能看到一个胖子,是很打眼的事情,人们心里就会猜测,头大脖子粗,不是老板就是伙夫。肚子大腰粗,肯定是乡干部。
反正仗着自己是傻子,在一个地方呆呆的坐一天也没人说她什么的姜鱼,就屈膝抱腿坐在爷奶的炕上,看着大伯母和二伯母一起做饭,脑子里把原书里的内容整理了一遍,然后,她对今天过节的饭菜也没期待了。
只见大伯母把三颗土豆削皮后切成滚刀块放进大半锅水里煮着,二伯母叶挖了一碗糜米半碗黄米和半碗高粱米回来,还有小半碗玉米碎,调和在了一起,淘洗着。
然后,大伯母又去拿了半颗白菜回来,切成了块。
两个人也不说话,就是低头默默做饭,配合还挺默契。
抬头,姜瑜发现妈妈在准备桌椅板凳,一个立着的方桌扶起来支好,又出去拿了四个长条凳回来。
摆好桌子,就摆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