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十七章 杀人王张献忠的末路(1 / 2)

加入书签

[[第七十七章 杀人王张献忠的末路

齐军在占领运城之后,兵锋直达陕州,威逼潼关。

齐王沈墨抵达陕州之后,下令给驻守在淮北的齐军大将关鹏,让他协同驻守在曹州的榆园营兵分两路,自东向西攻入河南。

关鹏的令后,安排好了留守部队,点起十万人马从淮北进入河南,直取商丘。

而榆园营两位主将任七和张七则领兵两万攻打开封。

而另一路从保德州渡过黄河,进入陕北境内的齐军,以降将唐通,姜瓖为前锋,攻打榆林府府谷县。

驻守陕北的大顺军亳侯李过。

李过是李自成的侄子,颇受李自成的重用和信任,麾下有大顺军老营士卒数千人,拥兵五万之数,也是大顺军当中的一员悍将。

唐通刚刚投降,急于立功,请命攻打府谷。

齐军主将赵率舟同意,让他领本部人马攻打府谷,同时令姜瓖领本部人马在后策应。

唐通先是劝降,李过假装愿意投降,邀请唐通前去商谈。

唐通担心李过是诈降,遂跟姜瓖约定好,暗中带领兵马在后策应。

李过想将唐通骗进府古城中,唐通却坚持不入,让李过出城。

李过知道诈降之法被唐通识破,遂下令攻击。

双方围绕着府古城大战两天,依然没有分出胜负。

唐通无奈,只好向赵率舟请罪,请求炮兵支援。

赵率舟遂派出神机军一部前往府谷支援。在几十门火炮的轰炸下,府谷县城楼被炸塌,城门破碎,唐通和姜瓖所部人马士气大振,遂杀入城中。

李过无奈,带人退守榆林城。

姜瓖和唐通二人更加振奋,带领所部穷追不舍,又顺利打下神木城,直达榆林城下。

榆林也是九边重地,城墙高大坚固,姜瓖唐通两人一时难以攻克,只能派兵将榆林城团团围住,等待赵率舟主力抵达。

赵率舟率领主力抵达榆林城下,派人劝降李过,许诺只要李过开城投降,可保他全家性命,且麾下所有大顺军将士的生命安全都能得到保证。

李过慨然拒绝了赵率舟的劝降,声称愿意与大顺共存亡。

赵率舟无奈,只能下令攻城。

经过两日激战,榆林城被攻破,李过宁死不降,力战而亡。

赵率舟钦佩李过忠义,下令厚葬。

在榆林休整一日后,赵率舟领兵继续南下,一路连克米脂,子洲、绥德各县,兵锋直逼延安府。

陕北地区有一句民谚: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

这句话说得是米脂多出美人,传说中的三国美女貂蝉就是米脂人。而绥德则是多出猛将美男,譬如三国武将之中第一人吕布就是绥德人。

而大顺国皇帝李自成的家乡就是米脂县。

而当地的信天游之中是这么唱的:“米脂婆姨绥德汉,不用打问不用看。小伙子跑马一溜风,讨上米脂婆姨乐死人。石狮子守门钻不进猫,绥德汉一个比一个好。”

在后世,米脂县又有“丈人县”的戏称。主要原因也是因为米脂后来也出了很多女中豪杰。

“米脂的婆姨”之所以漂亮,据说是和当地的水质有关系,这也正应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俗语。

从《米脂县志》的记载来看,米脂县的确是以水而得名,由于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质经过层层过滤,自然是甘甜醇美,孕育的黄金小米世界闻名,煮成的小米粥上面都会漂着一层油脂,如此一来,自然是女人水灵,男人健美。

“绥德的汉”也不是浪得虚名,由于地处陕北腹地,又是兵家必争之地,正应了明州出名人那句古话,古有吕布吕奉先,宋有抗金名将韩世忠,后世也出了不少英雄豪杰。

赵率舟在占领了米脂县之后,并没有苛待李自成的族人,而是派兵保护他们,并且带上了其中几个威望比较高的族老,然后继续南下。

延安城守将也是李过的心腹,宁死不降。

赵率舟无奈,只能请出几位李自成的族老劝降,又以保全城中军民百姓性命为许诺,进行劝降。

守将看着城下无边无际的齐军,最终选择了自杀殉国。

他死了之后,部下打开城门投降齐军。

赵率舟也信守承诺,将守将厚葬,没有滥杀任何一名降兵,而且将这些归降的大顺军士卒全部释放。

这一举动,让齐军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更加顺利。

从延安府一直到西安城,之间经过的城池基本上都很顺利地归降,几乎没有遇到多少抵抗。

另一路,齐王沈墨率领十几万大军来到潼关城下。

潼关是从东边进入三秦大地的门户。距离古函谷关不远。

先秦之时,关东六国联合攻打秦国。秦国倚靠函谷关力抗关东六国,最终挫败了六国合纵之谋。

后来世易时移,函谷关被废弃,潼关取代了函谷关的作用,成为三秦大地的东门户。

要想从河南进入陕西境内,要么渡过黄河,要么攻克潼关。

而黄河水流湍急,两岸崖壁高耸,有天险之利,要想渡过并非易事。

所以由东向西进攻陕西的话,潼关往往是首选。

镇守潼关的守将是李自成麾下头号大将刘宗敏。

刘宗敏是陕西蓝田人,家乡就在潼关附近。

刘宗敏出身于贫苦农家,父亲因官府逼租税自缢,其母沦为乞丐,带着刘宗敏四处乞讨。不久,母亲因冻饿而死,刘宗敏由其舅父韩清收养,不幸的遭遇,使他从幼年时代起就憎恨官府和豪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