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看似太平盛世,实则暗流涌动(二合一)(2 / 2)
也可以看做是西方大航海时代,向东方进发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至此之后,这海域上的事情,可谓是每况愈下,渐渐沉沦下去。
他想到这里,脱口道:“父亲大人,这件事可是非同小可,现在朝堂上可有什么对策?”
顾元昌听了这话,双眼微张,奇怪的看了他一眼,不过也没有在意,只淡淡道:“这等小事,如何能上了朝堂衮衮诸公之眼?如今朝廷上斗来斗去,大家要么朝夕难保,要么就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又怎么会有人来管这等小事。”
他在“小事”两个字上重重加了几分声音,语气中带了浓浓的不屑,又有一些倦意。
顾少游叹了口气,心知自己父亲说的可是半点不错。
如今离刘瑾倒台还有一两年的时间,这时候正是朝堂上最为混乱的时候,也是刘瑾权势最重的时候。
也的确没人会为这等“小事”去烦心。
一时之间,屋内一片静默,大家都各有心事。
张远洲摇了摇头,苦笑道:“这葡萄牙我看野心不小,而且火器极为犀利。再加上这几年来日本国内极为混乱,导致如今倭寇开始渐渐起势,我跟老大人刚才深聊之下,都担心这两者会有所勾连,到时候定然会酿成大祸。”
顾少游皱眉道:“张先生你的意思是?”
张远洲叹道:“希望不是我们杞人忧天。倭国有人,葡萄牙人有火器,若是两者相结合,那这事情可就严重了。”
顾少游默然无语,他仔细想想,发现张远洲说的还真是极有道理。如今的倭寇,装备都十分低下,全都是冷兵器为主,而到了嘉靖时代,倭寇的装备却陡然上升了一个极大台阶。
这其中恰恰就是葡萄牙人在后面做了推手,各种先进的火枪、火炮、技术让倭寇的装备得到了大幅提升,这才导致了在一开始,倭寇战力对明军呈现了压倒性的优势。
所以才会导致倭寇之乱,在嘉靖时期骤然爆发,也让明朝政府有些措手不及。
也就到了后期,戚继光大量学习了先进的火器技术,加上各方面的合力,这才把这场大乱给平定下去。
顾元昌也叹了口气道:”葡萄牙人狼子野心,如今广州巡抚也是我旧友,他如今也是忧心忡忡,我看他的判断是极对的,广东是首当其冲,不出数年,大明必定会和葡萄牙有一场大战。“
顾少游默默点头,正德年间赫赫有名的屯门海战,的确就爆发在广东,再加上嘉靖初年的西草湾之战,被统称为明葡海战。这两场海战,意义深远,虽然打消了葡萄牙的嚣张气焰,但也间接的带出了后面的倭寇之乱。
这一环扣一环,真犹如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就算你知道后面的事情,但又能做些什么?
顾少游也是自穿越后,首次感到了自己个人在这时代洪流之中的渺小,不由生出了一丝无力感。
顾少游想了想,这才道:“父亲,如今朝廷之事,我看就在这军户制度的崩坏,若真的有外敌入寇,以现在的情况,估计根本就没有可战之兵吧?”
说完,他又半开玩笑的笑道:“不如父亲寻一统兵大将,再找民团练兵,重新练一只部队,我估计也只有这样这部队才会有战斗力。”
顾元昌奇道:“你这是怎么想到的,倒是和我有一些不谋而合,只是其中干系甚大,不好推行。而且这将才也难寻,私自练兵也是大忌。如今倭乱虽然已起,但也不过还是疥癞之患,想要放权让人练兵,实在是有些难。”
顾少游刚才这也是随口而说,也并未想过如今就要成真,当下闻言也只能耸了耸肩。
政治,政治,无外乎是利益集团的博弈。
若是没有被触及到切身利益,那么这些政治集团是不会有什么反应的。
如今大明朝堂之上,也正是如此。
顾少游暗叹一声,转了个话题,又问道:“父亲大人,那之前你提过的府银失窃一事,现在如何了?”
顾元昌皱了皱眉,道:“这事是锦衣卫主导来查案,我不过是在一旁旁观,行监察之举罢了,具体他们怎么查,查出些什么,现在也还没有个结果。只是现在不仅是金华府,衢州府也有库银失窃的事情传出,当真是古怪之极。”
说完,他又指着张远洲笑道:“刚好,明日张先生便也要代替我去一趟,坐镇金华来监察此事,若说道这事的蹊跷,张先生最为明白不过。”
张远洲闻言轻轻摇了摇折扇,脸上刚才的笑意都收了起来,缓缓道:“这事说起来,当真是古怪之极,让人不可思议。早在前几个月,金华府便传出库银失窃的事情来,当时大张旗鼓的查了半天,也没个结果。”
“若只有这一个失窃案,那倒也罢了,可万万没想到,这贼人如此大胆!在这之后,金华府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盗窃一次库银。这官府库房重地,竟然变得是别人的囊中之物一般,朝廷的损失是一方面,这脸面是完全没了!”
说道这里,他和顾元昌对视一眼,两人都苦笑摇头,又道:“如此一来,这金华府当地的官员,都可以说难辞其咎,如今是抓的抓,审的审,却一直没个结果。我这次去,便是要汇同锦衣卫,一起来督办此事。”
顾元昌叹了口气,又看了眼顾少游,叮嘱道:“如今是多事之秋,我在杭州一时也脱不开身,便只好拜托张先生先代我一行了。这里面涉及厂卫之事,你可不要轻易插手,否则恐怕没有好处,反惹得一身腥。”
顾少游听了,心中倒是升起一丝兴趣来,只不过这查案一事,自己也不专业,估计也帮不上什么忙。当下点点头,不再多言。
当下,三人又聊了好一会儿,顾少游这才起身告辞。
不料顾元昌将他叫住,又递给了他一个名帖,说道:“这是我钦差行辕的名帖,你这段时间若是要出门办事,带上这个,行事也要方便不少,至少这浙江境内,现在敢无视这个的人还不多。”
说到后面,他自己倒先大笑了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