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七十九章 本公子看好你,堪比二马呀!(2 / 2)

加入书签

这特么完全没说错啊!

一点毛病都没有!

本公子发家致富,黑钱变白,以后就要靠白砂糖了!

大明朝廷富不富的,暂时往后稍稍,本公子自己先富起来再说,就连二十一世纪走的不也是先富带动后富吗?

甭管那些先富的人带没带那些不富的人,但先富的人确实富了啊!

再说了,这叫做生意吗?

这叫造福大明啊!

本公子的目标不是赚钱,是为了让大明上上下下,都能过上眼里有光,嘴里有糖,心中有希望,日子甜蜜蜜的人生啊!

‘砰砰砰!!’

方世玉正在勾勒着未来,此时外面突然传来了敲门声。

方世玉立马站了起来,一定是沈万三来了。

这要是换成老祝头,先不说二里地外都能听见动静,那糟老头子压根就不会敲门,他只会踹门!

“老沈,进来就是了!”

方世玉淡淡说了一句。

听见方世玉说话,沈万三这才小心翼翼的推开门,毕恭毕敬的走了进来。

那动作,简直就是温柔之际,轻盈至极,完全不像一个几百斤的大胖子。

“老沈,你咋回事啊?认识这么久了,你怎么变得越来越拘谨了啊?”

方世玉愣了一下,不由得问了起来。

值钱一起盘点户部账本的时候,自己跟他谈过一次了,当时已经好多了,起码不会一言不合就发抖了。

但没想到,这才数日不见,又成了这副德行。

而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回大人的话,小人前些天不是回金陵了吗?结果一进城,就看见四处都是锦衣卫在抓人。”

“被抓的那些人,好些都是小人面熟的,里面不乏一些六部的大官啊,众所周知,被锦衣卫抓了,那基本就是下放北镇抚司的诏狱,九死一生啊!”

“小人这虽然被半路放回了金陵,但是陛下可还没给小人免罪,小人如今还是代罪之身啊,这心里实在是没谱,害怕的紧啊!”

沈万三一边战战兢兢的回着话,一边吭哧吭哧的擦着汗!

这当然不是沈胖子的心里话,更不是实话。

锦衣卫满城抓人,沈胖子受到了惊吓倒是不假,但也不全是因为锦衣卫抓人。

他受到的惊吓,更大一部分是来自于方世玉。

之前被方世玉喊过来一起核算户部的账单,起先倒是没多想,也没往心里去。

毕竟作为龙门账的发明人,他跟户部的接触次数也不少,以前经常被户部叫过去,帮忙核算账单啥的。

在沈万三的心里,方世玉找他核算账单,跟户部找他核算账单应该是一样的。

只是这一次用的不是他发明的龙门账,用的是方世玉发明的借贷记账法罢了。

但让沈万三始料未及的是,刚刚锦衣卫的扛把子,蒋瓛亲口跟他说,那些锦衣卫之所以到处抓人,一切都是因为方世玉算账导致的!

而之前他们一起核算的那些账单,就是被抓的那些贪官污吏的罪证!

锦衣卫就是靠着方世玉算出来的账单,在六部五寺以及十三个布政司,疯狂抓人。

卧槽!

方大人实在是太牛逼了!

动动手大明就瞬间变了天!

少不得数万人脑袋就要搬家了!

这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便是历朝历代,那也没几个人有这本事的啊!

“别怕!别怕!不至于不至于!锦衣卫抓人,那是他们的本职工作,跟你没关系,也不会牵连到你。”

方世玉自然不知道这胖子心里的想法,当真以为这货是被郭桓案给吓到了,当即安抚了几句。

毕竟自己的发财之道也好,洗钱之法也好,这个胖子的作用还是至关重要的。

历史上郭桓贪污案,虽然是洪武四大案中牵连的人数最多,杀掉的人数也最多的,但基本上都是那些贪官污吏,剩下不是的,也大多都是当地负责的粮长,不是士绅就是豪强,至于商人,则是一个都没有。

毕竟,洪武年间,商人实在是没啥地位,更不用说存在感了,在洪武大帝眼里,商人啥也不是。

去抓商人,那简直就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的事情。

而且此时的大明,商业那叫一个闭塞!

活在洪武年间的商人,那更是夹着尾巴苟延残喘,别说官商勾结去贪污了,他们能活下去都算幸运了!

甭管那些当官的,还是那些士绅,跟洪武大帝一个样,那就是压根就看不起商人,商人处于大明整个食物链的最低端!

沈万三虽然被流放了,但最后也依然在自己的老家周庄挂了,他的子孙后代,安然无恙,一直活到了明末。

沈万三要是参与郭桓案了,以朱元璋的性格,诛九族算个啥?

祖坟都给你挖了,让你祖宗十八代都出来晒晒太阳,用鞭子帮他们清清灰尘!

因此,方世玉断定,这个郭桓案,并未牵扯到沈万三。

“大人,您找小人来,所为何事啊?”

沈万三依旧是胆战心惊毕恭毕敬的问到。

“没啥大事,你不是对金陵很熟悉吗?正好本公子想去金陵逛逛,所以找你带个路,陪本公子四处转转,看看热闹去。”

方世玉随口淡淡回到。

既然要做生意,要卖糖,那自然得先去市场上看看转转,了解一下行情再说。

这一点,眼力最好得,放眼大明,怕是没人比沈万三更加牛逼了。

何况自己穿越这么久了,除了上次因为南北榜的事情,去金陵城里看了看热闹,还真没时间好好逛逛,这大明京都,六朝古都!

沈万三虽然不是金陵人士,但作为大明首富,走南闯北,对这金陵自然是熟悉的。

“大人您要看热闹的话,除了那秦淮河,自然就数夫子庙最热闹了。要是只去城内的话,夫子庙就当数第一热闹的地了。”

沈万三闻言,当即回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