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3章 真正的对手(1 / 2)

加入书签

招人过程很顺利,李墨林尽量选择了有高中学历的知青,至于中专毕业,根本招不到,现在中专还是比高中吃香的。

研究人员一共招了三个,经过一个上午的观察,李墨林觉得郑子明的组织能力还不错,或许是下乡时经常组织文艺活动锻炼出来的,于是认命郑子明为研究小组的组长,负责所有研发事物,工资又加了五块钱。

招好人,李墨林给三人开了个小会,告诉他们具体内容,李墨林只能提供各种添加剂以及现有配方,至于他们怎么弄出新配方,李墨林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让他们先熟悉各种添加剂的味道,然后他们自己进行调配。

在研究工作开始之前,三人要先去农村为期一个星期的生产流程训练,不知道生产流程,万一他们弄出一个工厂根本生产不出来的制作配方,那屁用没有。比如要用到高压蒸汽,研究的时候可以用高压锅,工厂搞不到大型高压设备。

下午,李墨林让郑子明去找一个可以用来研究的租房,自己则带着苗刚和郭凤民继续拜访那些国营厂管理。

接下来的日子,李墨林忙得不可开交,闫来福在农村市场越做越顺手,业务已经覆盖方圆二十多里,再往外发展,没有交通工具,人家来进货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毕竟李墨林生产的铁锅、汽水都很重,一百斤也没多少东西。

李墨林只能去催孙坚,孙坚虽然不怎么看得上李墨林,但他更不敢得罪李墨林,心里有一百个不爽,也只能忍着,并答应尽快帮李墨林弄到指标。

研究这一方面,李墨林原本以为弄几个锅就好,真做起来才发现,麻烦事一大堆,要各种瓶瓶罐罐和锅碗瓢勺,好在郑子明管理能力确实不错,让李墨林省心不少。

县城的汽水市场,也萎缩不少,很多喝过邵洲汽水的人,只要有邵洲汽水,都不会再买李墨林的果味汽水。

周青准备在县城建一个饼干厂,主要生产饼干和面包,这玩意有一点技术要求,有一点门槛低,销量也不少。饼干厂李墨林占股百分之四十,基本不管事,销售上会帮一些忙;周青占股百分之六十,主要负责管L县供销社前些日子也在李墨林手里进了一批货,直接把李墨林的一点点存货全部掏空。

不得不说,供销社的需求要大很多,基本占据了百分之九十的市场,李墨林那点存货,也就只够他们塞牙缝的。

李墨林当即让自己手下打铁和汽水工厂开足马力生产,也让村里的辣条厂加大生产力度,反正这玩意躺着赚。

农历十二月初六。

李墨林应周青的邀请,来看饼干厂,这玩意要烘烤,一般人整不到煤炭,就算现在放开管制,煤炭和钢铁这样的基础能源一般人还是搞不到,用电更不可能,只能用柴火。

周青带着李墨林走进县郊区一栋民房,里面已经全部改造过,揉面的台子、制饼的台子、烘烤的房间,一应俱全。

周青颇有些得意的说道:“墨林,这个工厂可费了我不少力气,你别看这些东西不起眼,一般人还真弄不到。”

李墨林问道:“现在有多少人来县城开厂?”

周青如今在县城个体户里面也算有些名气,对这些事情还是比较了解的:“估计有二十家左右,其中有一半是家庭式作坊,租个房子自己就干了;剩下五六家要请五个人左右,要请十人以上的工厂,大概也就四五家的样子。”

“很多人都想让我引荐一下,他们都想看看你这个丘阳县最大的个体户。”

现在李墨林的工厂虽然不正规,但他手下已经有百人左右的工人,汽水厂四五十人;打铁那边也有二三十人;火柴那边有十来个,再加上销售团队不停扩张,也有十来人,这个规模在丘阳县已经是独一个。

其他的个体户,对李墨林的帮助不大,所以李墨林也没刻意去认识,他大多精力都放在了官方关系和国营厂上面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