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6-“这一段不要记!”(1 / 2)
“格林伯格导演,好来坞电影模式,与我们这边的不同之处在哪,可以谈谈这个吗?”
长相老气小眼睛男生坐下后,韦恩再次随手点了前排一位举手的男生,这个问题就比较正常了,可这种比较正常的问题,恰恰是最不好回答的,一旦哪句话说错了,非常有可能让他今天获得的好感全部消失。
台下可不止有学校里面的学生和老师,还有那些媒体记者和摄影师呢,谁都清楚,他今天在这里所说的每一句话,全会在随后被一字不落的报道出去,
说一说对电影的看法还好,就算是引起一些争议,最多也就是算是对于电影认知的讨论。但是严肃的话题,却非常容易引发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因此,韦恩仔细考虑了一会,才开口说道:“我本人虽然对这里的文化非常感兴趣,但是对于电影行业的了解却不多,所以,我只能说一说好来坞,中间有些什么不同你们自己可以比对一下。”
“首先,是电影的制作模式。”他首先就自动屏蔽了敏感的方面,表示只谈论好来坞的模式。“在好来坞,一部电影可能出自制片人的一个想法,也可能出自编剧们几年时间的呕心沥血,这两年,更多的却是出自文学作品、漫画之类的改编。
不管是因为什么出现的剧本,通常都需要一位制片人,他会根据手上的剧本或者想法,前期做深刻的市场调查,然后根据市场调查作出一份数据详实、可行性高、并且有着严格市场规划的项目计划书。制片人会拿着项目计划书,最后再去电影公司拉投资。
如果这份项目计划书通过了电影公司审核,那么制片人会和电影公司联合成立一间制片办公室,这间办公室中会有一位制片经理,而他,就是拿着电影公司投资去招聘幕后工作者的人,当然了,这个职位大概率会由提供项目的制片人担当。
后面就是招聘幕后工作者,就是那些导演、摄像、剧组统筹之类的,然后这些人会在制片人的带领下,开启电影拍摄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招聘演员、制作电影道具、特效,搭建摄影棚。
当这个筹备工作准备完成时,才轮到导演上场组织人员拍摄,要注意,在大部分好来坞电影模式当中,导演虽然主持镜头素材拍摄,却并不拥有决定使用那条素材的权利,这就要涉及到后期工作了。
通常后期工作都是在制片人的主持下进行,大多数导演也会被排除在这个工作之外,因为这个项目是制片人发起的,他也是最了解电影成片效果和市场需求的人。当后期工作结束后,才是电影的发行工作,比如走进院线,或者是直接发行录像带。”
韦恩所说的这些都是常识,礼堂中有些人或多或少的也都听说过一些,但是现在太平洋两岸交流虽然相对频繁,可这些常识性的东西,对于多数学生依然很陌生。
这里面最让多数人吃惊的,无疑就是剧组对导演权利的限制,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导演竟然会被排除到后期工作之外。
“好的,我说的只是一部影片诞生最普遍,也是最基本的流程。”韦恩简单的叙述完整个流程过后,脸上的表情开始变得严肃起来,看着台下望着自己的无数目光,伸出一根手指,说道:
“大家对这个流程有个基本的概念就好,除去那些极少数的独立影片,好来坞大多数影片,都是依托这个模式下诞生的。至于你们想要知道的不同之处,我只能给出一些数据,供你们参考。
第一,项目制作资金问题。具体的数据我记不清了,但是就今年暑期档上映的影片来说,每一部好来坞电影的制作资金,平均下来绝对超过了6000万美元。高昂的制片成本,对于电影公司的压力同样非常大,所以,每一部有可能正式拍摄的电影,他们都会谨慎再谨慎。”
说到这,也不顾台下那些惊讶的张大了嘴的人,对着台下再次伸出一根手指。“第二,科技问题,我更愿意把这称作为电影工业。”
台下记者们从韦恩开始谈起这个话题时,都默契掏出了铅笔,开始疯狂的在记录本上奋笔疾书,这些东西在他们看来非常有价值,这个民族从不怕落后,他们需要清楚的看到双方的差距,然后用强大的执行力去追上对方。
“如果我想拍摄一部科幻电影,那么脑海中第一个年头,就是联系工业光魔,这是一家圈内最顶尖的特效公司,基本上只要剧组出的起钱,他们就可以为你创造出一个梦中的世界,而这,就是所谓的电影工业中的一部分。
当然,电影工业涉及到方方面面,可不管哪方面,背后都有着严谨的科技在推动发展,推动电影工业急速发展的背后是科技,这一点应该适用任何国家的电影市场。
第三,这在我看来是最重要的一点,人才问题。”说到这,韦恩特意顿了一下,抬手指着会场中的所有人,耸耸肩。“或许你们之中的一些人,以后也会有机会加入这个圈子,好来坞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最佳导演”、“最佳演员”等人才。
随着这些人才的不断涌入,带来了源源不断想法的同时,也形成了一种“强强联合”,就像是我的影片《蝙蝠侠:开战时刻》,其中就有着大量香江的人才提供帮助,而这部《蝙蝠侠:黑暗骑士》动作指导团队中,同样活跃着他们的身影。我只说这么多吧,这个问题如果想要聊,就算大家坐下来聊个一天一夜也说不完,这些全部都是基于我的个人理解和感受,希望能够对同学们有些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