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零零) 口吐真言(1 / 2)
[[加庭和睦又温馨,不知可否收养人;
文学试探去询问,孩子同意人欢欣。
是的,人生充满了无休无止的比较,但是这种比来比去的模式却真的带给了人们很多实实在在的好处,也让人生获得无限的精彩。
如果真的没有了竞争,没有了优劣的比较,没有了地位的尊卑,也就没有人生结果的落差,也不会让人产生积极进取的原动力,也就没有了攻难克艰的内驱力,也就没有了共同前进的好结果,也就没有当下世界的精彩,也就没有了当今无数的英雄人物,更没有催人泪下、荡气回肠的励志故事。
不竞争无以知优劣,不比较不能知好歹。
通过这一内心的比较,张文学还真的比出了自豪,比出了信心,同时自己也增加了在各方面“更上一层楼”的勇气,决心带领家人向着更高的目标奋进,争取在各方面取得更大一点的成就。
要说人的目标可能很多,欲望其实也可能十分强烈。但是,再多的目标也不如培养孩子成才这个目标重要,再多的欲望也不如把孩子成才这个欲望强烈一些,所以张文学觉得其它的事情重要,但是培养自己的孩子成才才是自己努力要完成的目标。
当张文学领着自己的小孩张子才回张子才姥姥家里的路上的时候,张文学的脸上挂满了一脸的笑容,看着小孩子一蹦一跳的姿态,内心禁不住泛起欢快的涟漪,看着小子才满脸的幸福之意,张文学更是对未来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和志在必得的无限勇气。
随即,张文学的内心也有点忐忑起来,即使到现在,虽然张文学给爱人也买了贵重的化妆品和好看的衣服,但是对于自己的妻子的态度,张文学还是捉摸不透,依然尘埃未定,所以,张文学的内心还是“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的,如同在怀里揣了个小兔子,内心一直不断“嘭嘭”地跳着。
现在,张文学觉得需要有人声援了,需要有人帮助了。而能够帮助自己说服李淑媛的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这个人就是张文学的孩子张子才。张文学现在要征询一下孩子的意见,看看孩子能不能接受张才子这个哥哥。张文学觉得如果张子才能够认可这个哥哥的话,那下一步张文学的工作就好做了。
于是,张文学开始询问一下张子才的想法了。
张文学用自己的大手牵着张子才肉嘟嘟、胖乎乎的小手,先是用力地用大手牵着小手往上摇,接着在半空停了停,然后用大手带动小手再落下来,于是,两只手便停留下来,这时,张文学开始问话:
“宝宝来,小子才,你现在学习怎么样啊?老师教的东西都会吗?”
小子才嘟着小嘴,两只眼睛看着爸爸,说:
“我学习好着呢,老师讲的知识都会,老师没讲的,我看着课本也会,老师们让我们预习知识,我看看书本上面写的,然后做后面的练习题,也都会做。我们语文老师还夸奖我认识字多呢,我现在都能诗歌了,我背诗给你听。”
小子才一边说着话,一面就背起诗歌来,同时还摇头晃脑的,一副学者的风度,一种得意的神情,小子才背道:
“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张文学看着小子背书时候的模样,便情不自禁想起自己读书时候的样子,那时候的张文学可没有现在子才这样自信的样子,也没有这样可爱的神态。
于是,张文学情不自禁地松开张子才的小手,然后鼓掌欢迎起来,同时嘴里夸奖着:
“好,背得好,太棒了!”
张子才听到爸爸的夸奖,也非常高兴,于是也拍起手来,为自己的成就和爸爸的鼓励而鼓掌加油。
这时,张子才突然抬起头来,问爸爸:
“爸爸,你教学教得好吗?”
张文学倒是没有想到张子才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但是也要认真回答的,于是说:
“好呀,我教学教得好,不光自己教得好,我是当校长的,我还要把学校领导好。我对每一个孩子都认真负责,不会不管任何一个孩子的。”
“那你们班有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呀?”小子才的问题还真不少呢。于是张文学回答道:
“也倒是有个别不听话的孩子,但是我们当老师的会教育他的,我们用春风一般的语言来感化他,教育他,他受了教育,就听话了呀。”
“我明白了,你们教育他,他就听话了,那我当班长的,要是我班有不听话的学生,我也要教育他,让他听话。”
“好呀,你一定要用教育这个方式,不要激化矛盾,要团结同学,不要惹是生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