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2章 (一七一) 文学渠(1 / 2)

加入书签

要想种好文学地,土地浇水是问题;

文学引水上山岭,引水通过文学渠。

张文学正是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对待自己获得这一大片岭地的,而小河村的村民也是心怀感恩之心对待张文学拿自己家里最优良的水浇地换取这块“鸟都不拉屎”的山岭薄地的。

双方都心怀感恩之心,双方都自我满足,换取的就是双方的愉悦之感,双方的满足之意,双方就是互惠互利,互相感恩,互相感谢。这样就是和谐的氛围,这样就是一团和气,其乐融融。

双方都没有矛盾,建立在愉快和谐的基础上,很多矛盾就能够迎刃而解,许多分歧也可以在愉快的气氛中轻松化解掉,许多问题和困难那当然就会十分容易解决得很好。

眼下,张文学在平整完土地以后,眼下最为迫切的事情就是要引水上岭。

毕竟,没有水就不会有好庄稼,当然树也会被旱死。所以,引水上山是当务之急,迫在眉睫的事情。

引水上山岭,对于距离流经小河村的小河里的水来说,倒也不是很难的事情。但是,开渠引水毕竟不是个小事情,所以还要按程序通过水利局的有关手续方可以动工。

张文学测算了一下,山岭距离小河最近的距离也就是一点五公里,也就是三千米,这个距离对于修渠引水这个方法是可行的。

但是,用什么方式引水更好呢?

这个事情,张文学也是不敢怠慢的,所以,张文学业余时间也是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和了解的。

如果按照节省成本的思路,当然引水运用暗管,比较省钱,也不占地,免去了一路占用农户责任田土地的麻烦。

铺设暗管的方式有两个。一是用比较粗的水泥制成的水泥筒子,然后把水泥管子顺序固定好以后,用水泥链接起来,就成了粗壮的地下暗管,水就从地下流动到岭下,然后运用水泵送到山岭上去。

第二个方式,就是到县里或者市里去买大塑料管子,直接把管子埋在地下,然后水就通过大塑料管子进入山岭下面的水渠里。然后同样用大水泵提水上岭。

这两个方法,最直接也最省事的就是铺设塑料管子,直接引水上山岭。而且,这个方法最省事还最省钱,尤其省去最多的还是安装时候的人工费用。当然也省去征用土地的钱。

所以,和张文学商议讨论引水上岭这个事情的人们,都极力推荐这个方法。

即使张文学自己也十分喜欢运用这个方法引水上岭。

但是,这个方法对于引水上岭是大好的事情,但是对于沿渠的责任田浇灌,没有任何的好处。

张文学考虑问题也的确和一般人不一样。他考虑的不只是自己家里的树要有水可浇灌,不是单单省钱省力就可以,而是考虑更多的就是别人能否从中受益,考虑的是如何才能给周围的人们带来便利和实惠,考虑如何让周围的人获得多一些幸福感和美好利益。

张文学也知道,三千米的水渠,要经过小河村南部的几乎所有责任田。如果,把引水通道修成明渠,在流经的每一家的责任田里都留下用以浇地的开口,村民可以任意运用流水在任何需要的时候都可以随意浇地,那就解决了数千亩土地的浇灌的大问题,那样的话,张文学岂不是为老百姓修了一个能够为百姓带来实惠和幸福的幸福渠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