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点火装置(1 / 2)
然而到现在为止,除了核心堆的内壁,受到受到中子照射,很快损坏之外,输入能量,远大于输出能量,也是实验堆迟迟不能进入商用的主要原因。
原本的聚变实验堆,不管是国际合作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还是国内的东方超环,使用的都是激光点火。
多束激光聚焦,在反应堆的中心,达到数千万度以上的高温,从而让高压下的聚变反应原料,产生聚变。
这个关键,其实就在点火装置上面。
作为反应堆的点火装置,当然要满足高功率还有持续性。
有了这两种,它们的体积就绝对小不了,不过现在的实验堆,还有以后的商业堆,自身就是庞然大物,加上点火装置,也大不了多少,反而不会有什么区别。
不过杨青的聚变反应堆,可不只是用于发电,它还将是整个基地的能源核心,未来更是穿梭在宇宙中的飞船和战舰的能量来源,那么体型就绝对不能太大。
或者说应该区分开,就是基地里面,或是其他位置,固定不变的地方,对体积不敏感的地方,可以建设大功率,大体积的聚变反应堆,而飞船上,则需要建设小型低功率的反应堆。
虽然在固定位置的反应堆,同样可以使用蓝星上通用的点火装置,不过杨青的研究,一向是先人一步的。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他有现成的例子,可以往下扒。
反应堆要求的不就是温度吗,那么在反应堆的中心,直接制造出温度高达上亿度的火焰氛围不久好了吗?
氦三的聚变,要求很高,毕竟这也是蓝星上都没有做过的实验,就连太阳的内部,都不存在这种反应。
太阳一旦发展到氦聚变,那么大家就应该能看到流浪地球的一幕,也就是说太阳会发生氦闪。
所以杨青之所以放弃蓝星的点火路线,还是因为这些激光点火,未必能够成功地点燃核原料,产生聚变。
虽然太阳上面都没有这样的聚变发生,并不是说它高达六千万度的高温,以及庞大的压力,都不能让氦三聚变,纯粹是因为在太阳庞大的体积里面,氦的数量实在太稀少了。
出现了氦三,早就被迫和里面的氢原子发生反应了,根本轮不到彼此之间的碰撞,就像一滴墨水,滴落在一片大海里,很快就找不到其他墨水分子一样。
杨青和小嫒,是按照一亿五千万度的标准,进行点火设计的。
洪荒的人类,对于符阵的设计,已经到了巅峰,而且随着修士对于自身防护的强化,作为杀伤力最强的火系符阵,也自然地水涨船高,具体表现就在,温度越来越高了。
这一亿五千万度,其实只是开始,要是还不够的话,杨青还可以连续叠加几个,至少能达到两亿度以上。
这样的温度,哪怕是强大的化神期修士进入里面,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就被化成一股青烟,直接蒸发掉。
最重要的是,这些符阵,体积很小,很容易压缩,随着灵气的供应增加,火焰的温度才会越来越高,这样做成的反应堆,很适合作为飞船的动力来源。
虽然现在的飞船上,大部分功能都需要灵气作为能量源,来操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