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打开市场(1 / 2)
刚回到办公室,电话就响了起来。
电话一接通,张德松的声音就从听筒里面传了过来:“老弟,你上次让我帮你找的那个东西,我给你弄到了,马上我就给你传真过去。”
“已经找到了?”张起航闻言,顿时大喜,这是刚刚瞌睡就有人给送过来一个枕头啊:“张哥,谢了啊!”
“不客气,咱们谁跟谁啊,”电话那头的张德松笑着道:“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张起航立刻顺杆往上爬:“别说,还真的有事要麻烦老哥你。”
“哦?什么事,你说。”
“是这么回事,”张起航解释道:“我们地区的领导觉得,我们华腾公司既然都已经可以生产面包车的发动机和变速箱、而且准备对外销售发动机和变速箱了,为什么不干脆直接再进一步、生产面包车呢?”
“嗯,你继续……”
张德松应了一声,示意张起航往下说。
“正好,我们地区里有一家客车厂具备生产客车的资质,”张起航说道:“所以地区里准备将这架客车厂并入我们公司,利用这家客车厂的资质生产面包车……到时候有一些手续需要跑一下,有些事情可能需要张哥和咱们有色金属总公司这边帮忙。”
知道了是怎么一回事,张德松这才松了一口气吗,笑着道:“我当是什么事呢,你们准备生产面包车了,这是好事啊……嗯,你们公司是我们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这边的大客户,你们准备生产面包车了,对我们也是大有好处,回头我就和领导汇报一下,能帮的我们肯定帮。”
张起航赶忙道:“谢了,张哥,回头我去京城的时候,咱们好好喝一顿。”
虽然飞燕客车厂有了客车生产资质,但有资质是一回事,生产了新车型还是需要去国家交通管理部门以及机械部去申请和报备。
申请和报备这种事情,有人帮忙和没人帮忙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而如果能够得到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的帮助,效率自然要高的多。
“都说了没必要这么客气的……”
两人又聊了两句,张德松这才挂了电话。
没一会儿的功夫,传真就过来了。
前些天,张起航就打电话拜托张德松,让他帮自己从找一份国内汽车生产企业的企业目录,最好是有地址、企业负责人名字以及联系电话的那种。
对张起航来说,这事儿不好办,但对于张德松这种在京城里工作、而且自己的同学、发小以及朋友遍布京城各大机关单位的家伙来说,这事儿就太简单了,才打完电话不到两天,这家伙就把张起航需要的资料给传真过来了。
看着传真上面的国内各汽车生产企业的企业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单位负责人以及负责人联系电话,张起航的嘴巴都合不拢了……
传真上的内容很详细,是超乎张起航想象的详细,不但有企业名称、单位负责人以及联系电话,甚至还有他们现在的产品、销量。尽管张起航知道这一时期是国内汽车工业最无序、最混乱的一段时间,但通过这份资料,他才知道现阶段的国内汽车工业到底混乱到了什么程度:
截止到今年1月1日,全国共有476家汽车生产企业,其中年产量超过一万辆的企业就有40家;
在这476家汽车生产企业当中,有很多是已经停产的僵尸企业,有超过100家企业的汽车年产量为个位数;
在这份目录中,有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有监狱办的企业、有部队下属的三产单位、有三产单位的三产单位……可谓是花样百出,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实现不了的。
而在这476家企业当中,生产面包车以及基于面包车的微卡生产企业就有超过60家,这其中的很多企业……应该说是绝大部分企业,张起航甚至都没有听说过他们的名字!
不但是现在没有听说过他们的名字,甚至是在20年后也没有听说他们的名字,很明显,这份名单当中的绝绝绝大多数企业都在接下来的国企破产浪潮当中破产了。
张起航关注的重点,就是这份名单当中的面包车以及微卡生产企业,这些,才是张起航计划的核心。
在目录上甄选了一番之后,很快,张起航选定了几家企业,作为自己重点公关的对象……
………………
最近一段时间,鲁省东莱运输车厂的总经理李鹏飞有些烦。
说起东莱运输车厂,在鲁省也算是一家响当当的汽车生产企业,他们生产的“黑豹”牌双排微卡已经成了国内0.5吨级双排微卡的龙头老大。
东莱运输车厂的前身是鲁省东莱市肉类机械厂,主要生产肉类加工机械,同时帮东莱厂生产汽车驾驶室,88年的时候,他们又与国内面包车巨头:哈飞集团建立了横向经济联合关系,从哈飞引进看汽车装配生产技术,生产松花江牌微型汽车,并且很快就取得了成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