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强推纸钞入市,启动币制革新(1 / 2)
“晨起时,属下路遇史云金,与之闲谈了几句。”
微微点了点头,苏德昭道:“据他言说,如今您所要求的2亿元的纸钞,他已印出了1.8亿。再有个三四天,便可全部印制完成。但他与属下均不明白,爵爷您欲以何法、推行纸钞,又如何能让人尽承接、使用纸钞呢?”
印发纸钞,改变大梁货币制度。
这是肖章远遁琼州,避离京师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为什么肖章想要改变这个既定的政策呢?
原因有三:其一,大梁王朝的金银产量,远远不足以支撑起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尤其是在青竹、归云、鼓巷这些新兴的实业,开始大力促进社会发展的情况下。
在动辄几百万两的大宗交易之下,肖章与苏德昭、洛文达等人,联手齐仲泰等户部的“肖党”成员曾秘密地做过一个估算。
以大梁现今年产黄金15万斤、240万两,年产白银40万斤、640万两的产量。
最多五年后,肖章的各类实业便将聚尽天下金银。
到那时朝野间将无金周转、无银可用,会迫使大梁重新回到铜钱流通唯主的金融大倒退局面中去。
因火器、军备等项的开销,届时恐怕连大梁的国库里,都不会再有多少现银和金锭作为国家储备。
以内库的分红所得,最多也就只能帮助大梁支撑到十年左右。
而一旦国库无现银和金锭所用时,朝野官民必会思寻金银的去处。
若为天下尽知金银已尽入肖章库中,肖章必成天下公敌、很难全身而退。
其二,自汉朝以来,中原王朝通过丝绸之路的贸易,由西方世界获取金银,一直都是支撑中原金融秩序的一个重点。
丝绸之路被西羌和大夏掐死,导致大梁向西的贸易几乎中断。
大梁在与北部、西南、东南各番邦的贸易,多数都因番邦采矿业的发展严重滞后,金银产量颇低而只能采取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
唯独与安南、首里和东瀛那三个番邦贸易,会使大梁收入许多金银。
但安南与东瀛产银子极多,首里借助海上贸易之利,亦是多银少金。
而大梁与那三个番邦之间的贸易,不是年年有顺差、反是经常会出现赤字。
若长此以往下去,搞不好哪一天赤字连续多年过多,就会加速大梁的现银和黄金不足、加速金银储备诱发的金融大崩坏情况出现。
其三,肖章已经通过南街信贷社发行的“商票”,在中原地区试行、且取得了想要收到的初步成效。
南街信贷社的“商票”在这半年的流通中,凭借归云庄和南街的良性经营、巨大盈利所建立起来的商业信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