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2章 204.得找到正确的道路(1 / 2)

加入书签

胡丽丽答应高崎要兼济天下,经营海鲜市场,她就不能只考虑盈利。

她还需要考虑,那些被她从海鲜市场里清理出去的工人。

经历过大下岗之后的唐城企业,并没有如某些人想象的那样,因为企业减轻了负担,而变的效益好起来。

管理者落后的管理理念,对上级唯命是从,唯恐丢了乌纱帽,根本不考虑上级的指示,是不是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

这一切体制上的失误,都让原有的企业陷入了更加难以自拔的泥沼当中去。

一半以上的企业已经破产,另一半还在苦苦挣扎。

这个时候,唐城的第三产业才刚刚起步,根本无法消化这么多从工厂里出来的工人,每一个工作岗位,都竞争激烈。

当一般三线城市的平均工资,到了接近两千块钱的时候,在唐城,一月可以挣到一千五,就算是不错的收入了。还有好多人,连一月一千块的工作,都找不到。

从海鲜市场里出来的那些工人,虽然有高崎那边每月八百块的补助,如果没有工作,在那个物价飞涨,哪儿哪儿都要钱的时代,孩子上学,穿衣吃饭,是很难坚持下来的。

孩子还小,年轻一些的工人们,都把孩子留给父母看着,去了南边的城市去谋生。年纪稍大一些,四五十岁的,去南方也不好找工作,只能选择留下来,继续过他们艰辛的生活。

他们不是不肯出力气,是到这个岁数了,孩子不是上初中就是上高中,正是好好学习,决定孩子一生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

他们走了,孩子交给父母,父母年纪大了,根本就管不好这些半大孩子。

他们因为没有文化,做一辈子工,最终落个悲惨的下场,难道还要孩子们步自己的后尘吗?

大多数人选择留下来,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为了孩子能考个像样的学校,为了他们将来可以有一个光明的前途,豁出去了。

这些留在这个城市里的工人们,多是靠打些零工生活。在饭馆里给人家刷刷盘子碗,到加油站做个加油工,或者去劳务市场,等着有人来找他们干活。

这个时候,孙继超的生产车间,因为高崎给他解决了大部分闲散职工,他又拼命地出去找活干,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高,工人的人均工资,已经超过了一千五百元。

那些仍旧生活在困境当中的工人们,就看着眼红了。

他们联合了几个人,一起去找孙继超和职工委员会论理。

当初分厂困难,我们可是为了大家着想,为了给分厂减轻负担,主动去了高崎的海鲜市场。如今你们过好了,总不能不管我们了吧?

听了这话,孙继超这个气就不打一处来。

人家高崎给了你们多大的优惠条件?海鲜可以赊着卖!你们出去打听打听,整个唐城,别说整个唐城,就是全国有几个像高崎这么仁义的,有吗?

是你们自己不知好歹,谁都不信,把属于你们的摊位自己个儿卖了,你们怨谁?你们看看剩下的那俩没卖摊位的,现在一天挣一二百,都变小老板了。

给你们这么好的机会你们不要,现在又回过头来找我要饭吃,还自己摆功,说你们是为了给分厂减负,你们怎么好意思张口说这句话的,你们怎么有脸来的?你们困难,你们日子不好过,你们活该!

他把大家伙骂了个狗血喷头,骂的来找的那几位哑口无言,自知理亏,灰溜溜地走了。

虽然骂了大家,孙继超心里也不好受。毕竟都是分厂的工人,都是他的弟兄。

骂完了工人,他就回过头去找高崎对付。

人无完人,谁还不犯错啊?这帮人在工厂里呆傻了,没有见识。你就不能再给他们一次机会?

这话说出来,孙继超就又让高崎给骂个找不着北。

给他们机会?就他们这帮穷德行,怎么给机会你说?再让他们回来祸祸我的海鲜,给我浪费,糟践我?哎,你是不是看着海鲜市场赔了,我干不下去你才高兴啊?

孙继超也灰溜溜地从高崎那里走了。

不过走之前,高崎还是暗示他,他不是不给那帮工人机会,他也正在想办法,找机会。但原则就是不能再让他们回来祸祸他了。他社会高哥,忍这帮人一次可以,以后再想祸祸他,门都没有,窗户也堵死了。

“哪个再敢祸祸我,我非扒了他的皮不可!”

孙继超才不在乎高崎发狠。他早就摸透他了,这小子就是嘴上不饶人,真要让他把他混混那一套,对着工人使出来,他下不了那个手。

他就问高崎,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大家伙再回来?他保证大家伙不会再祸祸他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