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守家之犬(1 / 2)
董昭的话说的是大义凛然,气势十足,不过却听的刘平一脑门的黑线,董昭是这是拿今天这当做面试的演讲了么?
严格说起来,董昭对于大势的分析和判断基本和沮授、郭嘉、田畴、田豫加上刘平进行的分析大致相当,这就已经算是可以了,可是说到一半董昭好像明显激动了。
十万骑兵了不起么,班氏和南匈奴以及西部鲜卑会盟的时候,刘平可是见过十五万骑兵是什么概念的,骑马狂奔都要半个时辰才能巡视完。
不就是十万骑兵么,看董昭这点见识,刘平对董昭的见识表示了深深的鄙夷,不过这也不怪他,公孙瓒最巅峰的时候拥有四万骑兵这还是凭借幽州的特殊地利,就这四万骑兵已经足以让公孙瓒在大汉的疆土上平趟了,更是压得袁绍喘不过气来。
换做其他内地的诸侯,哪怕是独占一州之地的州牧,比如徐州牧,刘备现在恐怕连三千匹战马都拿不出来,如果有万骑估计刘备笑都能笑醒。
董昭其人虽然有些功利心,但是眼界不错,谋略不俗,刘平明白不过有些东西不是靠想能了解的,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不跟随大队骑兵来一次实战永远都不知道骑兵到底是怎么作战的。
在沮授的力主之下,刘平是完完整整参与了整个对轲比能的围歼战的,而且还参加过万骑规模的骑兵交锋,对于骑兵的作用有了非常深的了解,董昭这货明显只知道十万骑兵很厉害,却不知道为什么厉害。
十万骑兵厉害么,这是废话,不需要十万,万骑冲锋的时候就已经是毁天灭地了,真正到了战场上,哪怕千骑只要运用得当,都可以发挥扭转战局的作用。
从董昭带有亢奋的状态,刘平就知道董昭这货只知道十万骑兵威力惊人,却根本就不知道骑兵数量达到十万这个级别之后战时的消耗远比他所能发挥的威力惊人。
骑兵作战虽然不依赖后勤,但是绝对不代表不需要后勤,相反对于后勤的需求更高。
汉武帝雄才大略,卫青、霍去病这一对近乎于无敌的帝国双壁更是天赋秉异,然而能支撑汉武帝彻底扭转大汉与匈奴攻守局面的根本基础还是文、景两代帝王几十年的积蓄。
事实上,哪怕是汉武帝最巅峰的时期,元狩四年(前117年),汉武帝为彻底消灭匈奴主力,与当时的匈奴大单于伊稚斜在漠北决战的时候,也不过调集十万骑兵,而此战随军战马十四万匹,由卫青和霍去病各领五万骑兵,分兵东西两路向漠北进军。
结果卫青真正与伊稚斜在寘颜山赵信城决战的时候,汉军的兵力是少于伊稚斜的匈奴主力的,要知道武帝巅峰时期汉军的总兵力是超过五十万的,难道汉武帝不想给卫青和霍去病都配备上十万骑兵么?
就汉武帝那个刚烈的性子,留力是完全不可能的,问题是这十万骑兵已经是大汉所能提供后勤的极限了,步卒以及后勤几十万人才勉强支撑起了这十万汉军主力的补给和后勤。
汉武帝在文、景两代帝王的积累之下才能支撑起十万骑军,仅凭借刘平的幽州和冀州要支撑这么一支庞大的骑军是何等的压力,轲比能之战十余万骑军一个月就消耗了冀州和幽州半年的产出。
明知道十万骑兵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可是刘平为什么还是要维持现在规模庞大的骑兵呢?
因为在草原上征伐异族靠步卒是追不上的,只有靠武装到牙齿、装备精良、马力充足的汉军骑兵才能追上那些牧民一般的存在,然后将他们彻底消灭。
对于优先漠北还是优先中原,在幽州内部争论过不止一次,然而让刘平和幽州众人没想到,最终解决这个方向的人却不是来幽州本地。
刘平在与郑玄等北上幽州的人才们交流的时候,见到介绍了自己为了救出蔡琰而率大军出击,一战彻底消灭肆虐边塞的轲比能,使得老先生们甚为高兴,高兴之余刘平听到郑玄说了一句,距离冠军侯过世已经超过百年,不知道刘平有没有机会率领汉军重现昔日冠军侯壮举的机会。
距离冠军侯去世百年,刘平感觉自己的神经都有点发麻,他印象里霍去病死了应该是三百年而不是百年,惊愕不已的刘平问询之下才知道此冠军侯并非他知道的那个冠军侯。
然后回家之后,刘平就就咨询了自己的文豪媳妇蔡昭姬,然后经过蔡琰的帮助,刘平手头得到了一份详实的史料,也让刘平明白了自己应该做什么。
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7年),卫青、霍去病漠北之战将匈奴逐出草原首次出现“漠南无王庭”。
汉元帝建诏三年(公元前36年),西域都护副校尉陈汤斩杀匈奴随郅支单于,放出豪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夏,窦宪、耿秉率兵出塞三千余里,大破北匈奴,降者二十余万人。将北匈奴彻底逐出大汉的势力范围,而这帮被赶走的匈奴人一路西迁成为了差点完成欧洲统一的上帝之鞭!
窦宪因功进大将军,同时被封为冠军侯!
借助蔡琰整理出的资料,刘平知道郑玄之流口中的说的一点都不错,距离冠军侯窦宪出击漠北已经又过去一百年了,大汉陷入内卷,从檀石槐开始异族再次开始复苏,檀石槐……轲比能……刘豹……然后就是“永嘉之乱”。
布衣之怒,流血五步,天下垂素。
天子一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
颜良之怒,激扬十秒,银枪怒吼!
刘平一怒,带甲十万,剑锋北扬!
“永嘉之乱”或者说“五胡乱华”在刘平的心中留下的太深的印象开始不断浮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