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百六十八章:脸都不要了(2 / 2)

加入书签

这话的意味耐人寻味,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天子对此事心中已然有了定计。

底下众臣的神色各异,尤其是于谦,踌躇片刻,正想开口再劝,却没想到,一旁的胡濙率先开口,道。

“陛下圣明仁德,臣等之幸也,此事既然已有处置,臣等便就此告退。”

说着话,拉着于谦拱手行礼,还没等后者反应过来,便退了出去。

一旁的沈翼和王翺面面相觑,最终,到底也没多说什么,同样拱了拱手,道。

“陛下,臣等告退……”

被胡尚书强拉着出了殿门,于谦一副老大不高兴的样子,拉着一张脸,道。

“大宗伯,此事……”

胡老大人摇了摇头,止住了于谦的话头,道。

“廷益,可有空闲,到老夫府上一叙?”

如今早已经过了下衙的时辰,若非是于谦等人有随时出入宫门的令牌,恐怕出宫都困难。

抬眼看了看灯火通明的宫城,于谦也意识到,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于是,只得闷闷的点了点头,道。

“既然如此,于某便叨扰大宗伯了。”

随后,朝着胡濙拱了拱手,然后转头上了自己的轿子,吩咐人往胡濙府上赶去。

不过,看着于谦上轿子离开的身影,胡濙却没有径直回到自己的轿子上,相反的,他转回头看着刚刚离开的文华殿,想起刚刚天子最后说话时,有意无意的扫过自己的那一眼,胡濙似乎透过殿门,看到了殿中的某个尊贵的身影。

随后,胡老大人脸上浮起一丝苦笑,似乎是在自言自语道。

“陛下,这可是第二回了……”

说着话,胡濙揉了揉额角,感到一阵无奈,如果有可能的话,他是真的不想跟于谦这头倔驴再多说什么,但是……唉,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想起自己那个倒霉女婿,胡濙不由叹了口气。

他这辈子,就是个劳碌命。

如此想着,胡老大人抬步上了轿子,同样朝着自家府邸赶去。

与此同时,文华殿中。

群臣都走了个干净,但是朱祁钰却没有起身回后宫,而是重新将眼前的国书摊开,细细的看了一遍,随后问道。

“南宫那边,情况到底如何?”

实话实说,今天发生的事情,虽然有些出乎了他的意料,但是总归,大体的方向还是在他的把控当中。

或者说,其实到了这个时候,对于朱祁钰来说,大多数情况下,即便出了意外,他也有足够的力量,能够容纳这些意外。

怀恩拱了拱手,从袖中拿出一份卷的紧紧的纸条,递到了御案上,并未做声。

朱祁钰拿起纸条,展开一瞧,脸色顿时变得有些精彩。

怀恩站在旁边,倒是也不敢问,不过可以想见的是,这份纸条上的内容,一定不简单。

于是,他便见到,天子搁下手里的纸条,抬头遥遥望着南宫的方向,似乎是在自言自语道。

“朕这位太上皇,可真是够能给大明抹黑的,这是,连脸都不要了!”

听到这话,怀恩在一旁心中一惊,这话要是传了出去,可不得了。

不过,越是如此,他便越好奇那纸条上写了什么,所幸的是,天子似乎也没有要遮掩的意思,随手便搁在了案上。

怀恩略略抬头,眼角余光瞥见了几个字,只见上头写着。

“其木格入宫,携带了三十名健妇,七十名已净身的蒙古侍从,据伯都王所说,均是追随他多年的勇士。”

于是,怀恩心中也是惊诧不已。

一方面,他惊诧于瓦剌竟然能下这么大的血本。

要知道,自从上次和谈之后,大明对于进京朝贡的人数和次数做出了严格的限制,这次瓦剌使团又是匆匆前来,所以数量不多,不过两三百人而已。

大明和瓦剌的互市,如今仅止于茶马,所以,对于瓦剌来说,朝贡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可以通过赏赐的方式,得到大量的物资,这也是当初,瓦剌使团人数越来越多的原因。

但是,大明的回赐如今是根据人数来定的。

三十名健妇,七十名侍从,这些人既然被其木格带进了南宫,自然是要留在大明的。

换句话说,这些人的赏赐,也就没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那些蒙古侍从,进宫之前就已经被净身阉割,说白了,瓦剌这次是早有预谋。

甚至可以说,他们这次过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其木格送进宫中。

至于另一方面,就是关于太上皇了。

怀恩之前也在疑惑,太上皇为什么这么坚持,要留下这个蒙古女子,总不至于,真的只是因为“顾念旧情”而已。

但是看了这个消息,再想到刚刚天子的话,他心中也大致明白了过来。

原因,只怕就出在其木格带来的这一百人身上。

这些人说是健妇侍从,但是,伯都王既然说他们都是勇士,想必都不是简单之辈,至少在瓦剌当中,也当是勇武之人。

而太上皇,说句不好听的,自从回到京城以后,虽然看似平和,但是无时无刻不在防着陛下。

时至今日,南宫的羽林后卫,没有一个人能够迈进内院一步,太上皇日常偶尔出殿散步,也从不许羽林后卫近身,哪怕,如今羽林后卫的头领,是他自己选的人,但是,对于羽林后卫这支禁军,他依旧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但是,内宫当中只有内宦和侍女,总归是不方便的,所以十有八九,太上皇坚持要留下这个蒙古女子,是看上了她带来的这些“侍从”。

怪不得天子说太上皇“脸都不要了”,在大明的京城大内,不信自己的禁军,偏要信外族的护卫。

信也就罢了,为了区区的这一百人,不仅不顾大明和草原的关系会不会因此动荡,而且还花费这么大的心思,又是下旨册封,又是去慈宁宫说服孙太后的,可不就是连脸面都不要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