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没有捷径可走(2 / 2)

加入书签

大觉寺管理处是首都文物局的事业单位,这种事情张主任一个人是没有决定权力的,不过他拍着胸脯保证问题不大,三天之内给答复。

看看时间,已经下午两点多了,初琳琳留下电话,便起身告辞。

张主任一直将他们送到山门外,这才依依不舍地挥手作别。

一直等到傅松三人的背影消失在石阶尽头,张主任回头看了刘同志一眼,冷不丁问道:“收了多少好处?”

“没有没有!”刘同志矢口否认,不过一对上张主任的眼神,连忙改口道:“黄老板给了我两包中华……。”

张主任又盯着他看了几秒钟,脸上突然露出一丝笑意:“拿着吧,下不为例!”

自家事自家知,大觉寺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几乎没有什么油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再说以刚才那三人的大方,两包中华烟算什么,只要把这件事办漂亮了,他这个主任的好处还能少了吗?

“哎!谢谢领导!”刘同志顺手塞给张主任一包中华,张主任也不客气,背着手哼着小曲打道回府。

刘同志跟在后面抹了把冷汗,好悬好悬,虽然损失了一包烟,但却保住了一千块钱。

黄老板真特么的够意思!

……

下山的时候,初琳琳兴奋得叽叽喳喳了一路,不过上车后很快就靠在傅松肩膀上睡着了。

到了家门口也没醒来,傅松只好蹑手蹑脚地将她抱起来,小心翼翼地送到床上,给她盖好被子,在旁边坐了一会儿,直到看她睡熟了这才起身离开。

黄锦淮在客厅里已经喝上茶了,见傅松出来连忙道:“傅老板,您要是不嫌老黄毛手毛脚的,茶馆的事儿就交给我来办吧。”

傅松笑道:“我就是这个意思。琳琳怀孕了,慧聪那边一大摊子事儿就够她忙活的了,所以这事儿你多操点心。”

黄锦淮拍着胸脯道:“我办事儿,您放一百个心,到时候我亲自过去监工。”

傅松道:“你岁数也不小了,别瞎折腾,一个茶馆而已,找个靠谱的人过去看着,你隔三岔五去把把关,别偷工减料就行了。”

黄锦淮想了想道:“我倒是有个人选,您还记得给您装修房子的那个施工队吗?”

“记得,领头的好像姓孟,高高瘦瘦的,一手老茧。”虽然已经过去了六七年,但傅松依稀还有点印象,自己在计委附近的那套小院和财政部家属楼的那套给田野的楼房,都是那个施工队装修的。

“对对对,您真是好记性!”黄锦淮竖起大拇指拍了个马屁,“领头的叫孟三河,这家伙现在混得不错,手下已经有百十号人了呢。

这些年蓝天服饰的店铺装修,我都委托给他了。人确实是个实在人,干活卖力,不偷奸耍滑,要价也公道。”

傅松点点头道:“既然你觉得孟三河行,那就找他呗。不过这次装修可不比以往,孟三河他们干得了吗?”

“嗨!多大点事儿!”黄锦淮笑着道,“您现在住的这座院子,就是他们装修的,您就说这手艺如何?”

傅松哑然失笑:“那我就放心了。”

黄锦淮道:“我过会儿就给孟三河打电话,让他尽快腾出人手和时间,等管理处那边给了准信,马上就入场。”

“你看着办就是了,预算的话千万不要省,明儿我给你转点钱,如果不够你先垫上,回头我再还你。”

傅松懒得管这些琐事,若非初琳琳好这口,他才不花这个冤枉钱呢,这次他也算是一掷千金只为博红颜一笑。

送走黄锦淮,傅松稍微歇了歇,然后来到初琳琳的书房。

那天离开沈家的时候,沈崇山塞给他一大堆资料,这几天一直没时间看,想到明天要跟沈崇山商谈半导体芯片产业发展基金的事情,他赶紧将资料翻出来,打算晚上睡觉之前仔细看一遍。

这个基金于1991年5月份正式成立,至今还不到两年时间,短期内傅松其实对它并没有抱太大期望,因为他很清楚国内半导体产业的现状,跟西方国家尤其美日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集成电路产业是高智力、高投入、高风险行业,随着技术的发展,“大者恒大,赢者通吃”的马太效应在全球的集成电路产业界进一步显现。

傅松之前一直以为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是在改革开放后才落后的,因为上辈子他就在网上看过很多人说,改革开放前的六七十年代,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有多么多么先进,就算落后美国,也只是落后三四年时间。

但这两年随着掌握的一手资料越来越多,傅松这才明白,改革开放前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取得的那些所谓“成就”,其实有很大的水分和取巧之处。

80年代之前,国际集成电路产业还没发展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国内靠不计成本的硬堆和人工打磨,几乎在每个领域都有各种紧跟国际前沿的型号。

这种方式,一开始还能够模仿出来,但随着集成电路越来越复杂,国内就越追越吃力。

原因无他,技术的发展是呈金字塔结构的,一个技术尖峰的下面,是大量的基础技术,而这些基础技术需要有产量来支撑。

军用可以不计成本投入硬堆型号,民用可以吗?

难道靠实验室里的半手工方式来堆产能?

这其实与远望科技要出海竞争一样的道理,没有足够大的市场容量,根本无法支撑起技术的迭代更新。

就比如中国的5G技术,之所以能够走在世界前列,是因为我们拥有全球最大的4G网络。

我们形成了丰富的使用经验,培养了大量的设备供应商,这样走到5G上才能游刃有余。

80年代之前的中国,这个型号也要搞,那个型号也要搞,每个型号出来只能造三台五台。

这样的产量,根本不值得制造专用设备,于是就搞“苦干加巧干”。

前一代这样出来了,后一代呢?再往后呢?

而这种“投机取巧”的陋习,在科研界过去存在存在,现在存在,并且还延续到了几十年后。

正因为如此,傅松虽然心里着急,但也从来不奢望单单靠一个产业链基金会,就能改变这一切。

科学研究从来没有捷径可走,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那些所谓的“弯道超车”,基本上都是扯几把蛋,有几个是成功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