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何不食肉糜?!(2)(1 / 2)
“这齐家少爷好大的手笔。”
刘守正微微蹙眉。
即便此时麓山郡落魄已然落魄到堂堂一郡之城,人口却不足几万,甚至比不上其他州府的一个镇县之多。城内铺面宅邸连带城外田地的价钱确实颓败低廉到近乎可笑的地步。
可若有人真想拿下那么多的铺面宅邸,没有过上万两的银子根本恐怕根本运作不开。
大康境内的富商何其多,能拿出上万两银子的富户家族更是数不清。
可是能让一个十几岁的毛头小子手握着上万两银子孤身带着护卫冲到麓山郡,并将银子都砸在已然已经近乎是荒城的麓山郡,却实则有些匪夷所思。
刘守正不是看不到此时买下麓山郡城内的田地铺面或者渝州府周边几个郡城的田地铺面,待熬过这几年后,所能得到的利润有多大,
事实上,刘守正不止是看到了,也同样是这么做的。
只是他身为官身这些事情自然不能由他自己来做。
早在半年前,他身后所在的临杭刘氏,就有不少族人通过他的手以极低的价钱购置了渝州府除麓山郡外其他郡县的不少田产宅邸铺面。
就连他的妻族也借由这层关系,拿下了渝州南域不少郡城县镇的产业。
麓山郡的百姓只知道他为了麓山郡的百姓能吃上一口粮食花光了自己名下的产业,还花光了夫人的陪嫁,气的夫人连夜带着孩子跑回了娘家。
却不知道仅仅只是他自己名下的这点产业如何能支撑接连几月的施粥布善,又如何能支撑麓山郡百姓长达一年般的低价购粮。
所有他需要借力,而借力自然也是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的。
临杭刘氏是传承了几百年的大氏族,早在大康建国前,刘氏在临杭的威望就不是一般的小氏族能够比拟的。在刘氏有在朝为官的子弟,也有在军效力保家卫国的子弟,更有经商牟利为家族供应的子弟。
他刘守正虽在麓山郡为一郡之首,正四品的官职,足够让寻常百姓仰望尊重,可这官职放到氏族内却不过是个不痛不痒的地方官罢了。
可笑麓山郡的百姓只知道他千里赶赴临杭,亲自从临杭拉了一大批米粮回了麓山郡。却不知道,在临杭刘氏族内嫡庶分明,他不过是旁支出身,若没有切实的利益若何能说动族内出钱出力给他筹备着这么多的粮食。又亲自疏通各州府粮禁,将临杭的粮食平平安安的送到了麓山郡内。
自己的身后家族是如此,那么妻族自然也是如此。
要不他亲手书信,将所有的利弊得失,又有多少好处牟利交由夫人,由夫人以嫁妆被变卖的缘由,掩人耳目离开麓山郡。
亲自把书信带回老丈人家,说服在雁门郡为官的老丈人以及在上京经商的妻弟,给自己提供足够的米粮供应以及之后行脚帮的门路。
这偌大的麓山郡又何以从三年前支撑到如今任然还有三分太平安定可留。
只不过身为官身,该避嫌的地方总是有所顾及的。为避免往后被旁人察觉出不妥的地方,他便没有让刘氏的子弟和妻族的人动麓山郡的产业。
而是由着他牵线,花了小半年时间吞没了渝州府不少其他郡县的田产。
然,渝州府的旱情到底回持续多久谁也估算不准,半年前两家私下吞并的产业其实并不算多。也就是这半月,临杭那边才又派了人过来,打算尽可能的拿下渝州府南域的田产。
只是这时候刘守正却知道自己已经不方便再为这些人牵线了。
-
只要渝州府的旱情彻底结束,朝廷必然会派下巡抚来渝州境内各郡城视察,而这次视察的结果足以影响他今年年终的考核,到时候再借此运作一番,若无太大变故,开年后的调令自然会如期而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