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1章 关键中的关键(1 / 2)
开了本新书《我在小白文里升级》,恳请各位书友给点收藏,推荐,留言!蚂蚁叩谢!
****************
其实黄海滨老早在米国的时候,在了解过手术机器人的设计,以及工作原理之后,就曾经想过自己攒一台机器人出来。
其实对他这样的天才而言,只要了解了这种设备的工作原理,那么自己造一台也就并不难。
就比如那机械臂系统,机械手腕,以及对末端夹具的控制系统,其实都可以稍稍做出一些改变。
而此前,他就已经制定好了方案,甚至有些都已经申请了专利了。
在说说医生的操控系统这一块,这也是他在米国期间主攻的科研方向。
虽然早年这直觉感官公司研发的机器人是脱胎于斯坦福大学的研究院,但后来他们也和米国的多所大学展开过密切的合作。
其中就包括黄海滨供职的MIT,当时他在MIT参加的几个项目组,做的就是给这手术机器人研发配套的控制系统。
说起和工业机器人最大不同的地方,就是这手术机器人的控制系统了。
工业机床的控制系统,是完全不用顾及工件的感受的。
他们只要按照设计者的要求,在工件上进行加工就可以了。
可是手术机器人就不行了,他的工作系统要做的就是一个三链接。
首先要把医生链接到设备上,然后在让医生通过设备,于病人相连接。
在之后,就是要把病人的反馈,传递给医生,让医生执行好下一步的操作。
就比如当医生控制机械臂,进入术区,接触到病人的术区,距离多少最合适?
一公分的时候,刚好就有足够的操作空间,而在前进一公分,可能机械臂就直接把病人给怼死了。
所以这套系统,对感知的要求非常重要,所以对传感器的要求也非常高。
还好这各种传感器,对于米国人来说,也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
而现在在国内,传感器其实就是一个大难题,因为国内的传感器真的是弱爆了。
我们和世界主流传感器强国比起来,在这个领域的差距,甚至差距还要大。
要知道传感器才是未来,就比如某些人天天挂在嘴边,什么物联网时代要到来。
就把万物互联说的好像很简单,确实听道理这万物互联真的好像很简单。
就是用互联网远程遥控,操作各种初代智能设备。
可问题是,你这智能设备工作的时候,采用的是什么逻辑。
就比如扫地机器人,在工作的时候,前面已经是墙了,他该怎么感知到前面是墙壁,要绕道走?
这就需要传感器来告知他了。
而所以在将来的智能设备上,我们需要的将是成千上万的传感器。
而在这方面,说句实话,我们真的是弱爆了。
现在全球一共有两万多种全品类的传感器,而真正高精尖的,几乎都掌握在美日德三国的手心里。
其中最强大的,就是米国!
而我们国家,虽然号称工业全品类都能生产,可说道传感器,我们国内却只能生产三千种左右。
而且还大多集中在低端,低精度的传感器种类。
至于高端的,比如光学,声学,震动传感,甚至味道传感,这些我们都有严重缺失。
此前黄海滨就最是为这个感到头疼,不过前段时间,他知道了星火科技这么一家默默无闻的企业。
因为第九实验室自己攒了不少设备,就是从他们哪里采购的传感器。
而他们的传感器,用起来那是非常的不错,甚至在黄海滨看来,是一点都不比米国日本的传感器要差。
所以这方面的问题,也算暂时解决了。
而有了传感器,那么手术机器人的操作系统设计,就没那么难了!
因为他在米国这么多年,其实主要干的就是这部分的工作。
其实早年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出品公司,直觉外科公司,就是和MIT合作的。
手术机器人的软件和硬件开发,其实有很多一部分都是MIT的团队帮这家公司完成的。
而黄海冰在MIT的时候,参加过的几个软件开发项目组,其实就是帮助直觉外科公司完善达芬奇的操作系统的。
所以在这方面,他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
再后来他去了硅谷,加盟谷歌之后,在谷歌的医疗服务部门,又参加了谷歌主导的医疗机器人的硬件开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