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6章 迎刃而解(2 / 2)
当然比起德国人的曼可能略有些差距。
因为曼那边的技术,实在是……
可能德国人天生就是技术狂的关系,他们对硬件的痴迷已经到了极致。
曼之所以能够在船用双燃料系统后来居上,因为他们不但搞出了LNG和柴油的双燃料系统。
甚至还搞出了多燃料系统。
什么甲醇,乙醇,甲醚等等,但凡是他们看来能烧的化学染料,他们都给整合到了双燃料发动机里面。
所以搞出了一个多燃料发动机体系,这在肖锋看来可是相当的夸张了。
不过他们这样一搞,虽然因为技术尖端,把名气给打响了,但却业限定了自己的发动机的应用范围。
毕竟他们这种发动机造价成本肯定比普通双燃料发动机高出一截,这样的发动机可不是什么公司都用得起的。
哪怕石化企业很多多是财大气粗,可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为了这样一套华而不实的发动机系统买单。
正是因为有克隆专家的技术支持,所以肖锋才有底气去和秦笑天说,要去做LNG船。
因为现在在双燃料发动机领域,他真的有信心,可以做出比三桑重工更好的双燃料发动机来。
至于国内,那基本都是平趟。
要知道国内的双燃料发系统,那真的是一把辛酸泪,但凡是用上这种动力系统的船。
那光是付给瓦锡兰那边的专利费,都要占到整船成本的百分之六十……
这就是,为什么咱们国内的船厂一直没有大规模使用这种双燃料系统的主要原因。
就是因为这专利费太贵了!
而自研的话,前期投入成本又太大,私营船企肯定没人干。
投几千万甚至上亿,还要等好几年的时间,那还不如买几套房赚钱来的快呢。
至于国企方面,原因也早就说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没人愿意干啊!
而随着星火科技的出现,这最重要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至于说硬件方面的问题,比如油路和喷油嘴方面的难题,这可是星火科技最擅长的领域。
以前咱们没有高精度机床,这种供油系统的油路,对咱们而言就是一大难题。
因为那些油管,都是特殊钢材制成的,而且形状更是七扭八歪。
使用铸造法来铸造吧,这模具加工的精度方面就很成问题,谁让咱们精加工这个领域一直是短板呢。
现在又是星火科技带着他们的柔性加工机器人的问世,直接就弥补了这一块短板。
所以这样看来,这困扰国内船舶制造领域的双燃料发动机这一块,所有问题,还真就是迎刃而解了。
这也就难怪老秦为什么这么激动,居然当着肖锋的面,说愿意主动去帮他们做推广了。
要知道以他目前的实力,要说帮肖锋他们去做推广,那绝对是事半功倍的事。
要知道籍籍无名的星火科技,你突然说,我可以给国内的主机厂们提供双燃料发动机电控技术。
就算你是真材实料,可那些大厂又有几个会信得过你的?
谁知道你突然从哪里蹦出来的?
而且你的技术可靠吗?
但如果秦笑天出面,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要知道到他这个级别,可是最爱惜自己羽毛的,可他居然愿意出来给星火科技背书,这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那些厂家如果不是笨蛋,那对星火科技的态度,肯定会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到那个时候,星火科技就真的可以躺在家里数钱了。
因为他们只要对外提供电控模块,和供油系统就足够了。
芬兰人可以把这套船用动力系统的解决方案,卖出天价。
而他们自然不会那么狠,只要卖出芬兰人的百分之五十,就足够国内那些大厂们欢呼雀跃的了。
有了这项技术,那咱们国内的造船水平,可以直接提升一个台阶。
毕竟现在双燃料系统,可是所有远洋运输公司都最关注的事,因为不光事关环保,可以大大节省成本!
有了这门技术,咱们的远洋航运公司,不管在任何时刻,也都不惧会被那些外国人卡脖子了……
最最关键的是,有了这门技术,咱们就又多了一项可以和南朝国谈判的筹码。
以前南朝国可是造船领域实打实的NO.1,前些年他们的技术领先,还只局限于LNG船领域。
可是随着近些年各国加强了对船舶排放的管控,因为他们掌握了双燃料动力系统的技术。
在普通民用船舶领域,他们依仗技术优势打败了咱们的成本优势,又重新抢回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