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0章 刘备怀疑人生(2 / 2)

加入书签

人才会来的晚一点,却一定不会迟到!

与此同时,注重民生,争取做到百姓食有所粮,穿有所衣。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原的竞争力遥遥领先其他地方,稳居于不败之地。

而关于这方面的见识,这个时代的人全都意识不到。就连诸葛亮,也只能从现有的条件里,穷兵黩武,以至于隆中对时(207年),他口中的“天府之国益州”,到了北伐时(227年),变成了“益州疲弊”。

短短二十年,益州从富裕的天府之国,变成了疲弊之邦。

人才方面同样如此,诸葛亮只能从现有的人才里挑挑拣拣,来接他的班,蒋琬、费祎皆是如此。

但凡能够让经济富裕起来,人才充裕起来,谁敢说拥有一洲之地的蜀汉,就不能以弱胜强?

程远志停下思绪,问道:?“文和对剩下的一部鲜卑怎么看?”

贾诩想了想道:“荡而平之、收而化之、去其族性、销其习俗,百年之后,世间将再无其族。”

“文和竟有如此见识?”

民族同化这种需要持续百年才能见效的战略,并不是年纪大就能看透的,这是后世人才能意识到的高级战略,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汉人,受眼界所限,基本上是意识不到这一点的。

只有边境那些经常通过吞并外族来壮大的胡人,或许才能知晓一鳞半爪。

没想到贾诩居然也知道。

程远志十分讶然。

“此乃诩观丞相灭四胡之事,猜测而出。”贾诩解释道:

“如今十二年过去,当初被迁移到中原的南匈奴、乌桓、东羌三部胡人,除了外貌略显粗矿,与汉人微有差异。其他方面已与大汉百姓相同,他们说汉话,着汉服、行汉礼,再无蛮夷之态。”

“而丞相当初只是将百万胡人分成千份,打散融入中原千万百姓之中,是以,诩有所启发。”

“文和有此见识,我心甚慰!”

程远志目视贾诩,语重心长说道:“奉孝身体欠佳,以后你要为国家多多出谋划策。”

末了,又补充道:“若然,我必不会亏待于你。”

贾诩连忙拱手道:“是,丞相,贾诩记下了。”

荆州,新野县。

数月过去,诸葛亮预料中的北军并没有出现,这让刘备觉得有些奇怪,派出去的探马,也没有发现邺城方面有任何风吹草动。

现在天下十四州只剩其四,仅有荆、益、交、凉四州未平,交州和凉州偏远,人口稀少,战略价值太低。

益州地处西南,与中原隔着汉中,急切之间难以攻取。

古人曾云:“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易平川难平”,这句话就是用来形容川蜀因为地势祸乱不断,极难平定。

刘备思来想去,也觉得荆州会是北军下一个目标。

别的不说,北军一旦攻破了新野,就可以直接兵临襄阳城下,威胁荆南六郡之地。

可为何突然间就不进攻了呢?

这个问题让刘备百思不得其解,哪有只试探性进攻一次就再也不来的道理?

难道程远志无意一统天下?

这不可能啊。

北军如果早一点来,那他就可以借口早一点跑路到江南,这是诸葛亮给他谋划好的下一步战略。

但北军不来,刘备有守备新野的责任,不能贸然就离开。

凡事,总是需要一个借口的。

但是等到建安十二年走完最后一天,刘备的疑惑还在。无论是西面隔河相望的樊城、还是东北方的古城,并没有任何动静。

直到进入建安十三年,在得知程远志在邺城大摆宴席庆祝喜得爱子时,刘备才恍然,看来北军应该没那么快来。

不过,刘表到底什么时候才挂啊。

刘备苦笑的望着荆襄地图,满心无奈,半响,喃喃自语道:“天命莫非真不在我刘备?”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