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章 各方(2 / 2)

加入书签

老人修行道路与众不同,修为更是高深莫测,能隐约看出这一点来。

除此之外,四国遗贵也绝不是像邵隆之所言那么好改革的。

当年夏皇都没能借着横扫天下之势将这些势力连根拔起,现在更有些尾大不掉了。

更不要提天下百姓隔阂实在太深,局面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

虽然五国子民同属人族,但无论血脉、观念、习性,都差异甚大。

如今留给大夏的时间,却不多了。

可惜,当今夏皇太过自负,对这些隐患重视不足。虽然几个要地都派遣重军监视,但毕竟只是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的话,一切终会有爆发的那一天。

而以他目前的身体状况,却已经不允许他再出仕了。

暗自叹息了一声,老人不再多做点评,只是面无表情地说道:“今天就到这里吧。子非,你随我来。”

下方一坐席上的年轻男子闻声赶忙起身,随着老人走出学堂。

看着这一幕,一众弟子神情艳羡,邵隆之脸色晦暗。

学堂后的独立小屋中,一老一少相对而立。

“子非,你游学归来,有何感受?”

年轻人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先酝酿了一番,随后眼神坚定地看向老者。

“弟子这两年在都城、东海郡、三川郡、南阳郡、泗水郡都停留了不短的时间,深感天下百姓饱受战乱之殇,苛政之苦。

“法家脱身于人族古礼,将其深化为一条条律法制度。大夏的崛起,少不了我法家的一份功劳。但我却觉得,礼不应该只有这一种解读方式。

“乱世当用重典,如今战乱平息,统治者当改用怀柔之法才是。我有心另立学派,为天下百姓求一个安稳。

“当今太子,其心仁善,在百姓中人望很高,相信未来会有我发挥所长的一天。”

说完这话,他面色略微有些忐忑,担心被老师看做是离经叛道之辈。

老人闻言却并未动怒,反而哈哈大笑道:“子非啊子非,你不必如此看我。为师年岁已大,将来还需要你将礼法之道发扬光大。”

不过他面色很快变得凝重,“但只怕你未必有这个机会啊……”

子非面带疑惑的看向自己老师。

“据我所知,白沐的驻军在昨日已离开东海郡,北山郡军队亦有异动。我还可以告诉你,南阳郡、泗水郡驻军今天同样也动了,你觉得所为何事?”

思忖良久无果之后,他拱手行礼道:“还请老师指点。”

“夏皇只怕出了意外。”

老者悠然叹息,子非神情惊骇。

......

东海郡曲城,梁氏族地。

一名年轻人正提笔挥毫,在一卷锦帛上写字。面前站着一位面容方正的中年人。

“源叔,你可注意到白沐与何广的动作?”

“自然。少爷您是在考我吗?”被称作“源叔”的中年人抚须笑道。

“小安当然不敢,”年轻人轻笑一声,“只是有些想法,需要源叔提点一二。”

“少爷请说。”

“看白沐的动作,是去了京城方向。而何广则是带兵往上阳郡南面方向移动。虽然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但想必晏青君那里有意外发生。”

“不错,想来如今的大夏,也只有上阳郡有变故了才会如此。但这种兴师动众的调兵之法,不像夏皇的风格。”

中年人的语气中带着点忧虑,又有难以掩饰的兴奋。

“国之将乱,正是我等立业之时。”梁安书写完毕,放下毛笔从桌子后面走出。

“少爷,夏皇正值壮年,不可轻举妄动啊。”

“我明白。但我总归还年轻,时间是站在我这边的。”

中年人闻言默默点头表示赞同。

“少爷又是如何看待当今太子的?”

“优柔寡断,思想天真,不足为虑。”

“你心中有数就好。只要不急于求成,终有我武国复兴的一天。”

“那是当然。”梁安朗声大笑,双目之中精芒四射,语气里充斥着自信。

两人走出去之后,他写完的那卷锦帛被不知哪里来的威风轻轻吹起一角,其上字迹十分霸道。

上面赫然写着四个大字——“取而代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