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1章 民生的商品流通(1 / 2)

加入书签

渤海国内有几个很大的家族,他们大多分散在上京龙泉府,东京龙原府以及中京显德府。

扶余府虽为边陲,但是地理位置上远比西京鸭渌府要重要!但却因为物产不丰,不受渤海国的喜欢。可是其商贸上却是其他城池无法比拟的。

正是这个原因,韩氏家族才宁愿停留在扶余府,除去了金矿的原因之外,韩家的先祖对于渤海国腹地那些贵族并不认可也是一个原因。

虽然并不愿彻底融入渤海国,但是该做的事情他们可是一件也没有落下。

比如纵横整个渤海新罗的商业贸易网络,甚至与大唐之间的一些贸易线路,他们韩家都是参与的。

经商多年的韩家自然比别人更加敏锐,那就是对更多利益更广阔前景的把握上。

虽然现在跟忠义军合作上,还看不到什么收益,但是将来……那是真的不好说,巨大的利益迫使韩氏族长不得不决定将分散渤海国地的韩氏子孙的精英们都叫回来,要商议一下。

是否要跟忠义军彻底的合作,那就等于是将宝彻底压在忠义军的身上了!韩氏族长内心的忐忑自然可以理解,但是最后的决定却一定要多数的族人赞成才行。

其实从他们的观察当中,忠义军目前不但军事强悍,商贸之上更是做得有声有色。

就拿他们的烈酒生意,还有一些小商品来讲,目前除了烈酒专卖之外,他们自己的炼坊中出产的那些铁质工具,就已经于兴城之内的很多小作坊和小型的铁匠铺做了合作。

使得很多这样的小作坊和小工匠铺面都可以从忠义军的炼坊之内得到上等的优质钢铁,然后按照忠义军的要求做了很多小玩意。

农具除外,那些生活当中的用品,菜刀,铁锅,锅铲,剪刀,柴刀,甚至还有钢针,这可是生活必需品啊!

有了优质钢铁的加持,商品的销量极好,很多草原部落的人指明就要这些东西。

依托于这样的小商品,兴城忠义军的商品就已经完全的占据了大多数草原部落的市场。

韩家虽然还不是太清楚市场的含义,但却明白,这里面蕴含的巨大利益,那是非常惊人的。

通过几次大型的集市和冬季的小商品交易会,兴城周边不但形成了成套的小商品制造基地,还让个大商行的货品极大丰富。

通过各自的商路与草原部落建立了贸易路线,这中间忠义军获得的好处无比巨大。

当然这里面具体说起来他们得到了多少?估计没有人能够算清楚,有的是短期效益,有的是长期效益。

兴城的民政管理班子,对于这方面的账册统计也正在进行当中,形成一个五六万人的小型城市现在慢慢的正在聚集着更多的人前往。

不但是周边区域的三个镇子,还有周边其他地区的人。

城市收入不断在增加,赋税算起来还是其他大城市当中最低的,但却税收是数额巨大,基本的城市福利开支完全够用,甚至还有结余。

很多开支,其实都是巨大的,比如军事开支,将军队的很多设施装备,军饷等,但却并没有成为兴城的负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