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6章 175.讽刺(1 / 2)

加入书签

季家老宅和村里大多数的老屋差不多,是建村时流传下来的海清房构造。

但这里也同老街一样,不少房屋都已经过翻建,格局样式都换成了现代新农村的大平房。

但整体还是古朴陈旧,极具年代感。

前些年镇上动过“翻新”的念头,但因为资金等各种原因搁置了,折腾了一圈就只是把全村的外墙都给涂上了蓝白图案,有点草原上蒙古包的蓝天白云的寓意,倒是给村子赋予了很浓郁的民族气息。

玉簪村的村民对自己原本的民族其实并没有太清晰的界定,所以对于镇上的这种统一风格也没有表现出什么不满情绪。

用现下流行的话来讲就是很“佛系”。

在祥云寺最早期的记载中,玉簪村落户的第一批村民一律按“庙丁”入籍,因祥云寺一世活佛为蒙古族,故而凡是前来玉簪村的百姓都落上了蒙古族“户口”。

随着后期发展,蒙古部落某位王爷受封到此地,带来了不少蒙古族部众,当时满蒙姻亲关系还很亲密,又有不少满族人口迁移至此,满族一度成为当地大姓。

后来随着祥云寺不断扩建,从清朝中期直到解放初期,陆续又有其他地区的汉族和朝鲜族等落户此地。

此后随着某一时期政策的不断变化,村民们的民族属性时而被统一划分为汉族、时而又划为蒙古族,加之几百年的文化碰撞和血脉交融下来,就算没有政策限制,大家也不再执着于那些无从考证的渊源。

发展到今天,村民各个儿精通汉蒙双语,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个汉姓大名、蒙古小名加上一个活佛赐予的吉祥名。多年来他们生活严谨,彼此尊重,形成了独特的多民族聚居风格。

季家老宅算是村里最老的一批房屋之一,因祖上曾有“庙官”和“衙厨”,所以规模较其他人家要大。

从外观上看是一座四合院式的青瓦房,錾石凿料,年代感十足。院内迎门处立着一堵影壁墙,影壁正面写着“作则立榜”四字。绕过影壁墙是一排五间制正房,两侧各有一排耳房。

因为这里十几年未有人居住,看起来丝毫没有生活痕迹,大铁门遭受经年的风雨侵蚀,都有些摇摇欲坠了。

所以当两个人呢推门进来,却看到有一个身影匆匆从正房跑出来,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惊吓。

“天啊——”

唐沁吓得直接尖叫起来。

李牧遥护住她,兀自定了定神,看到那人也被吓得刹住脚步,喝道:“你怎么在这儿?!”

听到他的语气不对,唐沁这才抬头去看:“高宁?!”

这些天过去,她险些就把这个人给忘了。一时间,她脸上的表情从受到惊吓变成了迷茫。

高宁本以为他们是知道自己在这儿才找来的,可是看到这下意识的反应似乎并不是这样。

心思极速翻转间,他想到了一种可能,那就是季荆什么都没告诉李牧遥。

等了一会儿,见得唐沁也没了下文,就猜她应该是没能在他父亲面前把自己如何如何了,当时就觉得自己又行了。

他理了理衣服,站直身体冲他们笑说道:“当然是四姐让我过来的。”

李牧遥:“……”

唐沁:“……”

两个人对视一眼,对这个理由产生了相当的疑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