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4章 213.沉迷做糕无法自拔(2 / 2)

加入书签

不得已,他只好把做好的糕拿到学校分给同学们品尝。同学们都是天南海北口味不一的,倒让他收集了不少意见,也总结出了一定的规律。

做糕大都采用有黏性的米。

南方做糕,如玉带糕、白玉糕、蜜仁糕什么的,大都以糯米为主,北方做糕用的原材料就比较杂,除糯米外,主要还看当地盛产什么有黏性的米种。

青城一带不产糯米,带黏性的食物通常都用大黄米制作而成。比如家家户户冬天都会做的粘豆包,就是用大黄米做原料的。

每年冬天,大多数农村家庭都会集中在几天的时间里包很多很多的粘豆包,包好后就放在外面冻上,想吃的时候拿回来在蒸锅上一蒸,味道丝毫不受影响。

粘豆包是很考验制作者的技艺的,因为大黄米面发酵时会受到外温,水温,时间乃至和面的手法等诸多因素影响,所以每家每户做出来的粘豆包味道都不一样。

玉簪村里就属季荆做的最好吃,她做的粘豆包弹牙劲道,里面包裹着甜糯的豆沙馅,吃的时候搭配上猪荤油和芝麻粉,那叫一个唇齿生津。

但是粘豆包不能多吃,大黄米吃多了烧心,所以多数人吃的时候都搭配些咸菜。玉簪村多数人家喜爱搭配腌制的酸黄瓜,芹菜根什么的,堪称绝配。

好吃,顶饱。

大黄米在贫瘠干燥的土壤生长,盛产于我国东经110度以东的华北、东北地区,青城就在这个划分区域内。

所以综上一系列所述,李牧遥认为制作僧耳糕的主要原材料一定是大黄米粉。

其他的小料没有难度,还能根据不同人的口味进行增减。

另外一个值得斟酌的问题就是糕的形状。

李牧遥没什么思路,白晓星就顺口胡诌。

本来是瞎说的,李教授听完却觉得她说的特别有道理。

僧耳糕,顾名思义是僧人耳朵形状的糕。

根据清朝时期的语言文化禁忌推断,僧耳应该指的是佛耳,那时的人们怕对佛祖不尊敬,借僧人的称呼暗喻。所以僧耳糕不仅是耳朵形状的,而且必须得像佛像上的耳朵那般又大又厚。

至于所说的木罐下点上炭火才能做熟,李牧遥觉得有点儿不大可能。

于是他又锲而不舍的几番登门到南市那家著名的糕点铺打听,终于得知他们这边做糕都是用熟粉,加热只是为了增强粘度和固定形状。

这么一说就说得通了,所谓的顷刻便熟,其实就是加热一下。

几经折腾下来,李牧遥总算做出了几款口感和形状都得到认可的“僧耳糕”。

他拍下成品照片发给白晓星,让她照着自己的图再去王府镇问问有没有老人对这种糕有印象。

接到照片的时候,白晓星正同季荆隔壁家供养的老僧说话,于是她顺便给老僧看了一眼,却没想到这一眼,直接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老僧不仅见过这糕的形状,还给她说了好几道相似的糕点名字。

他说,这些都是当初祥云寺法会上用到的贡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