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诸葛亮揭露真凶(1 / 2)
刘璋性格柔弱,少主见。虽然他有行刺李奇的动机,但是却没有行刺李奇的胆略和重领益州的谋略。
所以李奇原本也在思考,刘璋究竟有没有行刺自己的可能。
自考虑时,诸葛亮进屋这么一说,显然他对整个事件有所了解的了。
诸葛亮道:“听闻主公遇刺,亮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刘璋,因为只有刘璋才有行刺主公的动机。不过刘璋的性格和能力,又不像能干出这种事情的人,便前往刘璋府中做了进一步了解。”
据诸葛亮所说,他刚见刘璋的时候,刘璋还不知道李奇遇刺的消息。
由于李奇向来对刘璋不管不问,所以这段时间以来,刘璋的精神也放松了许多,竟是热情的招待诸葛亮。
当听说李奇遇刺时,刘璋先是愣了一下,但见诸葛亮脸色严峻,吓得手中的水碗都掉到了地上,忙呼不是自己干的。
诸葛亮假装不信,便令人搜查房间,却得书函一封。
诸葛亮将书函交至李奇手中,李奇迅速阅览信件,原来是曹操相约刘璋起事的书函。
书函中言明,只要李奇身亡,益州必然四分五裂。届时刘璋振臂一呼,召集旧部,而曹操兵出西城、上庸,与其遥相呼应,则益州可定。
书函中约定,事成之后,曹操再表刘璋为益州牧,永为益州之主。
看起来很有道理,但是也有漏洞。
书函中称曹操为“操”,显然应该是曹操亲自修书才能这样自称;
此外,曹操在文学上颇有造诣,时常提笔赋文章,故而其字迹特征也被外界所了解。诸葛F4曾经就讨论过曹操的书法,虽然不是上上品,但却能显现出少有的一种雄浑遒劲,动静有致的浩然之气。
然而这封书函上的笔记过于循规蹈矩,显然有诈。
诸葛亮道:“若真是曹操与刘璋的亲笔书函,刘璋看后必然焚毁,今却放在一个很容易被搜到的地方,怕是连刘璋自己都不知情。”
李奇问:“诸公以为,能够随意进出刘璋房间,轻易栽脏嫁祸的都有哪些人?”
许靖道:“刘璋待人以宽,很多家仆都能够在得到刘璋允许的情况下进入房间,而家仆极易被人收买,所以也不能据此推断出真正嫁祸刘璋的便是与刘璋亲近的人。”
李奇又补充道:“别忘了,还有动机。一是行刺我的动机,二是栽脏刘璋的动机。”
法正猛然醒悟:“有了!”
众人皆将目光投向法正,法正道:“刘焉第三子,刘璋之兄,刘瑁。”
一提到刘瑁这个名字,在场诸位如同拨云见日,所有行径都与他联系了起来。
益州之主,原本就应该是刘瑁的!
当年刘焉入蜀时,将三个儿子留在朝廷为质,独带了刘瑁入蜀;后来听说吴懿的妹妹吴苋有富贵之相,便令刘瑁取了吴苋。
由此可见,刘瑁才是刘焉心目中的接班人,其见识胆略,远非刘璋能比。
不过也正因为刘瑁有一定的能力,在刘焉死后,其亲信赵韪才扶植了更柔弱的刘璋,认为刘璋可以随便拿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