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缘起性空(不管懂不懂看就完事了,有彩蛋)(2 / 2)
国兴寺经历过大火重建,而玉湖庵传承始终,屋内青砖铺地,陈设简单,木质的桌椅呈现出古旧的色泽。
两人隔着老式方桌,面对面坐下。
孟时说,“有个朋友说‘缘,既是偶然,又是必然’,我那位长辈说,我跟您之间是甘露不润无根之草,是为缘起,敢问大师,何为缘起。”
行生把手放在桌面上,说,“施主认为这张桌子是怎么来的?”
孟时说,“木匠打造的。”
说完,又自己提了一个问题,“木匠为什么打造。”
他自问自答,“因为有人需要一张这样的桌子。”
行生笑,把他的话接过来,说,“有人需要桌子,就有人进山伐木,木头被送到木匠手里,木匠将木头打造成桌子,最后桌子放在了这间禅房之中,所以老和尚说这张桌子是各种因缘际会聚合而成,人来到世上亦如是,万事万物皆是如此,施主觉得如何。”
孟时想了下,说,“伐木工在一片森林中挑选了一颗树,这棵树是偶然间被选中,但这种偶然可能在它破土而出的那一刻就注定了,这就是缘?”
行生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缘起则聚,缘灭则散,就如同这张桌子,那一天不被需要了,坏了,从屋里搬出去,缘就尽了,国兴寺建于唐是为缘起,毁于宋是为缘灭,你我,匆匆百年,生是与世界的缘起,死便是缘灭。”
孟时点了点头。
行生给《悟空》的剧本题字是缘起,如果不放在心上,离开种蓝山那一刻就是缘灭。
但是孟时做不到这样,缘就延续了,但是这个缘总有灭的一天,行生不能万岁,孟时也不能。
孟时又问,“那何谓缘起性空。”
行生把放在桌子上的手举起来,放在两人中间,五指张开,说,“这是面镜子。”
孟时点头。
出来倒淘米水的管斌,看见这一幕,有点懵,什么镜子?哪有镜子?是你们有毛病,还是我有毛病?
行生指着‘镜子’,说,“施主在镜子前,镜子便现施主,施主与镜子缘起。”
行生把手放下,“施主离开镜子,施主与镜子缘灭。而就镜子本身来说,它没有人这个相,是镜子遇缘现出来的人相,镜子在没有遇到施主的时候,镜子本体就叫空。
人来到镜子前就是缘起,镜子本体没有人就叫性空。
把自性比作镜子,自性本空能现万物,自性本空能生万法,而自性本体,空无一物,自性遇缘生的万法,现的万有,自性本体本来没有,正所谓,缘起性空本无物,作用现有不可逐。因缘生法法无法,缘起缘灭相是假。”
孟时连连点头,开心的说,“佛说世界,既非世界,是名世界。”
老和尚颔首,抚须,“善哉,善哉。”
管斌一脸懵逼,怎么就善哉善哉了?
你们在说什么?
为什么我每个字都听懂了,它们连在一起,但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是你们有毛病,还是我有毛病!救救我,救救我!
孟时说,“我欠大师,既非欠大师,是名欠大师。”
“我欠你”这件事发生了,它叫孟时欠行生天大的人情。
不过,这是照进本性的“妄相”需要空掉,就自性本空来说,我不欠你,这个人情被“空”掉了。
但是“我欠你”是已经发生的,是因缘际会聚合而成的,这个“缘起”是真实存在的,所以我承认我欠你。
这是一个肯定,否定,再肯定的过程,而前一个肯定,经过否定之后,性质不同了。
行生颇为严肃的说,“以贫僧看来,施主现在进则步入净土,退则滚滚红尘,距离‘证法’仅有一步之遥,只是这一步难如登天,需要静心参悟。”
孟时说,“我与您,与佛的‘缘’便只到这里了。”
行生笑道,“小施主今日来可是想多欠贫僧一些。”
孟时也不客气,说,“正是。”
…………
作者说是这一章的注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