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科学技术的最大绊脚石(八千字大章求订阅)(1 / 2)
就是这么霸道,就是这么不讲道理,不得不说,戚继光绝对是一个被小觑的军事天才,现代人提到他一般只会说一句抗倭英雄,而往往会忽略他耀眼的战绩。
李朝生看的直呼厉害啊,看完人物资料,李朝生开始看戚继光的著名的大阵鸳鸯阵。
鸳鸯阵在戚继光的兵书《纪效新书》有记载,利用古代各种兵种的依次有序组合,取长补短,能在地形狭小处,发挥出恐怖的作用。
鸳鸯阵,十一个人为一队,前方一人为队长,手持长枪发号施令,乃是团队大脑。
其次是两个盾兵,一个手持重盾,一个手持轻盾,重盾要足够大,主要防御敌人射击,这面盾放下来可以足够护住身后的所有人。
另一面为灵巧的轻型盾牌,盾牌手一手持盾,一手持标枪,或者腰刀,可以进行近战搏杀。
紧跟着就是这个大阵的灵魂所在,后面再跟上两个狼筅兵,手持狼筅作战,狼筅是利用南方生长的毛竹制作而成。
其要求是选毛竹中老而坚实者,将竹子头削尖,不过竹子四周的分枝全部保留,然后前段可以做一些金属处理,比如绑上一些刀片什么的,让其具有一定的杀伤力。
然后每一支狼筅最起码要有三到四米长,战斗的时候,狼筅兵手持狼筅对对敌人进行刺杀,同时限制住敌人的行动,阻碍敌人近前,以掩护盾牌手还有后面的长枪手,以及轻型盾牌收割人头。
在狼筅兵后面跟着四个长枪手,这四个长枪手左右各两人,这两个人手持长枪,主要负责刺杀,以及照应前面两个盾牌手与狼筅手,毕竟他们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打的是辅助,杀伤力差一些。
长枪手后面还有两个镗钯手负责担任警戒,支援等工作,如果敌人迂回攻击,狼筅调头比较费劲,这镗钯手填补控制,给团队争取时间,而且镗钯也是具有杀伤力的,战阵之中可以帮助长枪手补足伤害。
对了这个所谓的镗钯就是一根三股叉,可以起到叉住敌人兵器,以及捅杀敌人的效果。
而且鸳鸯阵之所以称为鸳鸯阵,除了他使得矛盾结合,长短共存,能充分发挥了各种兵器的优点之外,还有一个厉害之处就是还可以分阵,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成两个小队,或者三个小队进行战斗。
分成两个小阵,就是左边盾牌手带一个狼筅兵,带两个长枪兵,带一个镗钯兵,右边盾兵带右边的狼筅兵,长枪兵,镗钯兵,这时左右对称分裂,杀伤力不减的情况下更灵活了,这种变化称为两才阵。
如果敌人再少,还可以继续拆分,变成狼筅兵与长枪兵中间为主力,两个盾牌手与两个镗钯兵侧翼防护,分为三部分战斗,称为三才阵。
如此就组成了打的倭寇每每都怀疑人生的鸳鸯阵。
而且这个阵型还可以改良,戚继光是很喜欢火器的一个将领,尤其是对当时比价先进的鸟铳格外的喜欢,曾经尝试过让中间发号施令的队长,手持鸟铳位于阵中,直接开火,这效果更佳。
李朝生看完资料,感叹一声,这鸳鸯阵是很强大啊,在短兵相接的时代,几乎没有什么明显的弱点,可以让队伍发挥很强的战斗力。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无敌的阵法,这世界上也不存在什么无敌的阵法,此阵适合短兵相接,小规模作战,若是遇到大规模军团作战就有些捉襟见肘了,比如李朝生准备组建的那只装备复合弓,有效射程一百五十米远的骑兵。
远距离风筝也能风筝死相同数量鸳鸯阵,毕竟鸳鸯阵盾牌只有两面遭不住大规模弓箭射击的。
当然除了这样大规模骑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火器了,尤其是大炮,鸳鸯阵阵型比较集中,一炮下去死伤无数啊。
而戚家军最后也是覆灭于满清的大炮以及人海战术之中的
资料上记载,1621年三月十二日,努尔哈赤率领大军围攻沈阳城,沈阳守将连忙求救,朝廷从四川,浙江紧急调精兵前往沈阳支援,而这些支援队伍中就有戚家军。
不过这时戚继光已经病死许多年了,率领这只队伍的是戚继光的侄子,戚金,戚金不是无能之辈,继承了叔叔的衣钵,也是一员悍将。
不过在驰援沈阳的过程中,却发生了一场惊天异变,当时沈阳守将何事贤,尤世忠,轻敌出城与敌人接战,双双中伏战死,城里面的上万蒙古饥民趁乱斩断了护城桥接引鞑子入城,当时号称固若金汤的沈阳城,一日便破。
这两个猪队友直接导致来支援的川军与戚家军很尴尬啊,他们这时刚赶到浑河南岸,进退失据,前面沈阳城没了,后面鞑子军围上了。
现在摆在大家面前就是一条死路,当时的总兵陈策,童仲揆,与众将领商议做出以攻代守,主动进攻,拖延时间,等待援军的战略方法。
不足万人的队伍,被分成两部分,开始向满清发动自杀式攻击,其中一部分是支援的三千川军,另一部分就是戚继光的侄子带领的戚家军。
戚家军首先在浑河南岸,摆开车阵,把战车推出来当做障碍物,然后戚家军使用他们擅长火器的军队,开始对冲锋的清军射击。
戚家军的装备还是不错的,装上了大规模的鸟铳,鸟铳就是一种很像现代步枪的长枪,枪管里放的火药,然后枪栓之上点上一根燃烧很慢的火绳,只要一扣动扳机,火绳类似撞针一样扣下去,点燃枪管里的火药,子弹就射出去。
这个跟现在的枪械已经非常接近了,只是点火的方式比较原始,如果再改良一下,把点火用的绳子,改成打火石,就是咱们所谓的燧发枪了。
当时战斗打响,戚家军负责镇守阵地,对抗身后的满清部队,而川军则是在浑河上搭建浮桥,摆开阵势,准备跟浑河北的清军拼命。
不过谁都知道,川军这是玩命了,这一冲就是有去无回。
已经怀着必死之心的川军,先后击溃了满清的正白旗,正黄旗,杀死了满清两千多人,看到这情况,满清的人急坏了,这时咱们大明的降将李永芳表忠心的时候到了,直接指挥沈阳城头开炮,瞬间炮火吞噬了整个川军的阵地,这时满清组织军队再次一拥而上,川军几乎全军覆没,主将战死,真正的应了那句话,川军不负国。
川军被打败了,戚家军两面受敌,不,是四面受敌,不计其数的满清兵围上来,紧跟着满清向戚家军左翼发起进攻,这边刚补充了后面阵型的戚家军利用车阵与火铳迎敌,一时间战斗僵持住了。
这时满清的骑兵开始冲锋,突破了火力网冲到了车阵前,这时戚家军中出现大批使用狼筅的士兵,看到马来就捅,三四米长的狼筅一下子就把骑兵从马背上捅了下去,一时间满清伤亡惨重,一会功夫就死了将近三千人。
不过就在这时又一个噩耗传来,那就是准备救戚家军的三万援兵,在沈阳白塔铺一带被皇太极带三千人伏击,一战而溃,援军先被灭了。
这时戚家军已经没有退路了,努尔哈赤也是动了真格的了,下达死命令,八旗轮番进攻,不计一切代价全歼戚家军。
双方大战继续,戚家军打着打着子弹没了,弹尽粮绝之下被满清杀入阵来,车阵被破,戚家军却不慌乱,直接组成闻名天下的鸳鸯阵,与敌人开始展开肉搏,满清士兵也终于见识到鸳鸯阵的可怕。
就这样鏖战了两天两夜,大地都被尸体铺满了,而戚家军经过两天两夜的战斗,水米未进,体力严重不支,包围圈逐渐被缩小,满清围上来,最后戚家军只剩下几十名的士兵,不过这时他们还保持着鸳鸯阵的队形,丝毫不乱,犹如惊涛骇浪中坚固的磐石,无人可以撼动。
戚家军主帅喊了一句:大丈夫报国就在近日,带着众人一阵厮杀,这时满清已经吓破胆了,失去了再跟这群疯子肉搏的勇气。
最后所有人默默后退,万箭齐发……
威名赫赫的戚家军就这样被消灭了,这一战明军伤亡上万人,满清也伤亡了上万人,而戚家军在弹尽粮绝,大炮轰击下苦苦战斗数日,全军覆没。
后来史书之上,无论是明朝实录还是清朝修的明史,无一不对这场浑河之战表示崇高的敬意,称之为辽左用兵一来第一血战!
这一战过后,戚家军几乎全军覆没,不过还有一些留守的戚家军,朝廷派人前来抚慰,问戚家军还有什么想要的,只要说,朝廷尽量满足。
结果这些戚家军只说了一句:不求赏赐,只求再上战阵,报仇雪恨!
十天后辽阳之战中,所有戚家军皆战死,无一生还,自此戚家军连最后的火种都没了。
后来朝廷有人想要重新组建这支神兵,不过浙江义乌与宁波等地的县令上书,连年征战,治下男丁十不存一,再无可战之兵,朝廷见状实在是招不到人了,从此戚家军不复存在。
“唉~壮哉,壮哉。”
李朝生看着忍不住感叹一声,这时空姐走过来道:“先生有什么事吗?”
李朝生摆摆手道;“没事,有水吗?给我来一点。”
“有的。”
空姐很快把水拿回来了,这时李朝生喝了口水,紧跟着开始研究,你说戚家军如此厉害,说是现在明朝第一军也不为过,为什么自从覆灭之后,就没有重组过呢?
从资料上显示说,朝廷曾经想要重新组建的,只是义务与宁波的男丁没了,所以不在组建,那不用义务兵不行吗?
为什么非要用义务兵呢,义务兵有什么区别于其他地方的兵吗?
李朝生想着查资料,看了会儿,发现主要原因是,明军怕死,每临战阵多有畏缩者,而义务人不一样,团结好斗,甚至可以自发组织起来,抵抗跟他们抢银矿的外乡人。
所以这一带兵卒比较优秀,是戚家军的根基。
李朝生看着,却摇了摇头,这不是主要原因,探究根本,士兵为何怕死,这是有原因的,不是用地域来划分的,虽然地域也有关系。
可是最核心的部分,是利益,是归属感。
明军最多的使用是卫所制度,卫所制的弊端前面已经说过了,压迫性极强,士兵很多都是自己所在卫所百户,千户的奴隶,拿着微薄的粮饷,吃饱都是问题,我们还给你玩命,你是不是扯淡呢?
而且士兵完全没有归属感,打仗完全就是跟着混,反正打赢了,拿奖赏的是当官的,我们拼啥拼命,能摸鱼就摸鱼,能跑就跑吧。
而戚继光的戚家军不一样,用的是募兵制,当兵是拿工资的,而且还不低,每人每年十八两银子。
有了钱,那就有动力了,外加义务兵源确实优秀,所以才能练成戚家军。
说白了朝廷练不出戚家军,主要是明末财政不支持了,而且戚家军的装备,也贼耗钱,戚家军在当时已经大规模用上火铳,甚至是更加先进的鸟铳了。
要知道一根火铳,从材料费到人工费制作完成后最起码需要四两银子,而当时的朝廷只拨一两银子,朝廷工部接了这活一看,好家伙一两银子,连材料费都不够,更何况还用工匠们的工资啊,无奈之下,工部就只能偷工减料,高质量的燃料贵,那就用便宜的,高品质的铁矿石贵,买最便宜的,还有什么都买最便宜的。
结果就可想而知了,那造出来的火铳质量就很感人了,铳管里面含硫量严重超标,异常容易炸膛。
士兵们点燃火铳那就是跟死神赌命,炸了就是你没玩过死神,没炸算你命好。
这种情况下,士兵们甚至都不愿意用火铳,宁肯用大刀片子玩命,这就是为啥,老四李贵祥说他们不愿意用火铳的原因,因为每用一次都要做好被炸死的准备。
这还是普通的火铳,但是戚继光部队可是有很多人装备了更加高级的鸟铳(火绳枪),戚继光那时朝廷有人的,当年张居正在位,戚继光可是张居正的左膀右臂,因此给戚家军装备的都是质量过关的鸟铳,这才是戚继光部队强大的原因之一。
而这样的戚家军几乎是不可复制的,当年戚继光就兴高采烈的拿着自己的军备改良计划,以及南方的鸟铳来到河北练军的时候,当地军人可能是被以前的火铳搞出阴影了,直接拒绝使用先进的火铳。
无奈之下,戚继光只能选择带着旧部来到河北充当火器部队的主力,这些没有挨过炸的戚继光嫡系成了唯一一批敢玩鸟铳的,而在戚继光练兵主政的时候,军队满编四万人,其中一万人都是从南方抽调过来的。
不得不说这很讽刺,其实华夏在当时已经完全有可能再进一步,从鸟铳的基础上安装上打火石,进化为燧发枪,如果明朝进化出燧发枪,那对历史绝对有重要意义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