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五十四章大明忠臣孙承宗(2 / 2)

加入书签

因此你就算看穿了李朝生再利用自己,流寇也没办法挣脱这张扣在他们身上的大网,除非回过头把蓝田给收拾了,事实证明,打不过蓝田县。

要么就先办法把流寇这个雪球滚得无穷大,大到蓝田一口吃不下,最后反过来把蓝田给吃了,但是这个可能性,按照蓝田的发展趋势,非常小,小到李定国都觉得不可能成功。

驱虎吞狼,这就是赤裸裸的阳谋啊,阴谋可以戳破,但是阳谋根本没办法,就算你看懂了,可是自己已经深陷泥潭,无法自拔,只能随波追流越陷越深。

想到这里,李定国看了看一脸人畜无害,甚至显得很和善的李朝生,这才是大明最大的魔王,什么张献忠,李自成,甚至是京城里坐着的崇祯皇帝,都不过是他棋盘上的一颗棋子。

李朝生说完自己的计划,颇为轻松的伸了个懒腰道:“定国,再次欢迎你加入蓝田县。”

李朝生伸出了自己的手,李定国一愣,不明白李朝生什么意思,这时一旁王家栋道:“握手礼,先生说过的。”

听了这话李定国反应过来,伸手与李朝生握了握,两只手一碰,李定国就是一愣,李朝生的手比想象的有力的多。

李朝生明显看出了李定国的惊讶,手臂不由加了些力道,李定国一愣,也跟着加了力道,下一刻两个人就缓缓较力起来。

半天李定国发现自己的力量已经快要加到最大了,而李朝生却一脸澹然,不见任何吃力的样子,李定国心中暗惊,这李朝生好大的力气啊。

而李朝生这时也有些惊讶,李定国的力气也不小啊。

这时李朝生松开手道:“行了,你跟王家栋可以下去了,对了谷子,带李团长与王副团长看看他们的新家,以及他们的土地。”

“嗯?”

李定国与王家栋看向谷子,谷子这时笑道:“按照蓝田军需规定,凡是军队中排级以上干部,蓝田会给于分房,你们是团级干部,李团长可以分五间大瓦房,并且附送三十亩自耕田。

“王副团长可以分到四间大瓦房,并且附带二十五亩自耕田,来时你们的房子与田地我已经帮你们看了,是在蓝关镇东头的两间挨着的大瓦房,而不远处就是你们的耕地,我去看了一下,那片土地都很肥沃,如果好好耕种,明年肯定会有好收成的。”

李定国听了这话道:“房子与田地,我这马上就要出外打仗,哪有空管理房子与田地啊?”

听了这话谷子笑道:“不碍的,出外打仗的时候你们可以把土地承包给附近的种粮大户,直接拿现钱就行,也可以出钱让人帮你们照料一下,等秋天打完粮食,你们就可以收获一地的粮食。”

“哦,这倒是方便。”

李定国说着,王家栋这时已经迫不及待了,看着李定国道:“行了,说的差不多了,我可要去看看我的那片土地,若是真的肥沃的话,我说不定来年就能娶上媳妇儿了。”

听了这话李定国无奈道:“你还真准备种地啊?”

王家栋听了这话道:“我本来就是农民,打仗只是被逼无奈,现在有地不种,你当我傻啊。”

李定国听了这话道:“你不傻,那明天去道沟峪大营选人,我自己去?”

王家栋想了想道:“算了吧,还是一起吧,省的你说我不够意思。”

两个人说说闹闹的出去了,李朝生见状伸了个懒腰:“走,回县衙吧,好歹算是了却一个心事,接下来咱们就等着看京城的情况吧。”

“杀啊!随老夫杀敌报国!”

高阳城上,一七旬老人,手持利剑,怒吼着一剑噼杀一个爬上云梯的鞑子,身后一群并没有穿着官衣的好像是家丁奴仆的人正在疯狂的对城门楼下面射箭。

这时有一个鞑子从云梯上爬上来,老人手持利剑一剑砍下,没想到这鞑子当真悍勇,挥舞着腰刀竟然硬生生的挡住了老人这一剑,紧跟着一个虎扑就冲上来,挥起手中的腰刀就砍向老人,老人到底是上岁数了,经过刚才一番恶战,已经气喘吁吁,这时见一刀噼来,竟然没有力气挡了。

眼瞅着鞑子的腰刀就要砍在老人的身上,就在这时一个浑身浴血的少年,勐冲上来,用手里的刀狠狠的砍向了鞑子,鞑子当真悍勇,看到这少年丝毫不惧,一刀砍了过去,少年到底是读书人的底子,竟然直接被鞑子把刀磕飞。

情况再次变得无比被动起来,老人这时想要上前帮忙,可是这时又有一个鞑子从云梯上冒头,少年见状,热血上涌,怒吼一声,竟然直接扑向鞑子,鞑子没想到少年如此血腥,被抱着腰部站立不稳,被推着向后倒去。

紧跟着二人直接退到了城墙根地下,下一刻二人直接掉下了城墙,顺道把刚爬上来的鞑子与云梯全部推到,紧跟着三个人直接从十几米高的城墙上掉了下去。

“玉儿!”

老人见状目眦尽裂,怒喝一声,眼中老泪纵横,那少年是他三孙子啊,今年才十八岁,想到这里老人仰天怒吼:“建奴,老夫与尔等不死不休,大丈夫报国就在今日,杀啊!”

老人怒吼着,再次与鞑子战斗在一起,他就是孙承宗,大明肱股之臣,曾经天启皇帝朱由校的老师,蓟辽总督,主持修建了宁锦防线,袁崇焕与毛文龙的老上司,也是大明的忠臣。

可惜如此劳苦功高的一位大臣,却被朝中宵小弹劾,赋闲在家,而前不久,围困京城的鞑子突然绕过bj城,分兵涿州,南下北直隶,一路连克阜城,威县,直逼高阳城。

而高阳城就是老大人孙承宗的隐居之所,而听建奴来犯,老大人五个儿子,六个孙子,两个孙侄子,以及一众家仆上城助战,这才有城墙上这一幕。

82中文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