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章 九龙(1 / 2)

加入书签

陈匕石命人取来河渠舆图和名册,长幅舆图从长桌一头铺到桌尾,殷婳起身粗略了看了一遍,最后停在九龙渠部分,双手撑着桌面,倾身细细查看。

“殿下请看此处,”陈匕石立在舆图头部,手持细长木棍指着一处道,“北晋大运河始于旧王城安西,途径肃北、中封、东望、衡都、淮南、定南六大枢纽,最后与楚河交汇,可谓贯通南北,其中衡都的九龙渠引恒河、沙江之水,建拦水坝三座,拦沙坝两座,船闸四道。”

殷婳用拂尘点了点沙江,“此江源于高山,水流较恒河湍急,顾名思义,江中的沙石多,水质浑浊。”

陈匕石点头,“拦沙坝主要就建在沙江与九龙渠的交界处,还未开工,工部和户部一同先批了恒河部分,目前尚在开凿中,民工共计五万之数。”

殷婳问,“这么大的工程,北晋的国库应该很紧张吧?”

陈匕石嗤了一声,“顺昭帝吞并那么多国家,金银财宝尽揽于手,国库都堆不下他的战利品,区区一条运河还是建得起的,更何况征用的民工大多都是亡国百姓,工钱爱算不算,能花他多少钱?”

“怕只怕这条运河全线沟通后更方便他吸纳邻国财富了,”殷婳看着北晋版图周围的国域,说,“有了大运河,北晋漕运便利,辅之官道货运,不仅能连通国内各州各县,还能大大增强与邻国的商市关系,不失为迅速提升国力的妙计。”

陈匕石皱皱眉头,“提出修大运河的是北慕川和他的老师任丘平,这个待立太子不可小觑。”

殷婳端起半温的茶饮一口,说,“龙生九子,能在诸皇子中脱颖而出成为太子的,他必定不同凡响。”

“殿下预备怎么做?”陈匕石的目光落在舆图上,神情严峻。

殷婳双手托着茶杯,“我有一颗上好的棋子,九龙渠内的民工怨气深重,这个人可以唤起他们的斗志,五万民工暴动,场面一定很震撼。”

陈匕石抚着下巴说,“戍守衡都的兵拢总不过八万,五万民工够他们对付的!只是一颗棋子力量姑且微薄,他真能起作用么?”

“一个普通北唐百姓确实掀不起风浪,但要是做官的也开始反叛呢?”

殷婳搁下茶杯,侧首看向陈匕石,唇角噙着一抹淡笑。

陈匕石寻思半天才想到一个人,“殿下是说礼部尚书杨文华?”

殷婳说,“杨文华原为北唐臣子,他与大内总管康盛不睦已久,欲密谋构陷康盛,而地点就选在九龙渠。”

“这个我知道!”一个长着络腮胡的吏员起身说,“属下在礼部当抄录吏员,杨文华是康盛提拔上来的,受人恩惠做人走狗,康盛素来瞧不起他,多有冷嘲热讽。这次殿下到衡都,康盛故意让他不出城迎接殿下,折了殿下面子,顺昭帝自然龙心大悦,而康盛如愿得到圣宠,剩下的罪责通通让杨文华承担了。”

殷婳接着他的话说,“所以在花灯夜宴上,为了摆出海纳百川的大国形象,康盛就把杨文华推出来顶罪,做戏做给其他国使节看,到头来他得了好处,杨文华则满身臭水。”

吏员目露欣赏之色,“殿下明断,康盛不拿杨文华当人看,杨文华龟孙子当久了必然狗急跳墙。九龙渠开工,工程设计交予北慕川主理,而民工这块一直都是康盛在调度的,杨文华也参与其中,好像在里面安插了十几个线人,专门煽动人心挑动暴乱。”

陈匕石在旁插话,“我记得开工前期,民工暴动确实厉害,但都被一次次的镇压消磨殆尽了,近三个月都没出现过较大的群聚抗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