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8章 现在1:1(2 / 2)

加入书签

这五个广告节中,美国占据了3个,英国1个,法国1个。所以,实际上广告界的话语权是操纵在西方手里的。

作为一名创意人,如果你拿不到有分量的五大广告节的奖项的话,那基本上不会被认可,国内外都是如此。

杨一斌也是斩获了戛纳创意节的两项全场大奖,才会被专业人士所认可的。

这其实也反映了广告业的现实,就是广告业的巨头也基本都是西方的,大部分的广告资源最终汇聚到了他们或他们在各国设立的分公司手里面。

杨一斌有心打破这一点,不过他觉得使用资本可能是更好的解决办法。

如果有可能,等后面真有钱了,他就去收购或者入股这些西方大型广告公司,让它们给自己赚钱。

他脑海里转着这些念头,等着决出头一晚的两个全场大奖。

这两个奖项跟他的广告无关,所以他纯粹是坐着吃瓜。

至于阿勒克斯,他拔下了头筹,拿下了今天娱乐营销类的全场大奖,环境媒介的全场大奖颁给了美国一则“无畏女孩”的广告。

阿勒克斯跟他打赌拿出的这则广告,杨一斌也看了,怎么讲呢,确实不错,他这则广告采用了解构重组的办法,将人的手臂,关联到挖掘机的机械臂上,用挖掘机的巨力,来表现人的力量的强大。

这种做法其实是打破原有模式,通过类比的方式,再造一种新关系,从而使观众可以对之进行联想。

在台上,得意洋洋的阿勒克斯很得意,发言之中也是有点飘:

“拿到这个大奖,只是个开始,我这则广告还参加了其他几项的比赛,相信会有好的结果。我一直相信,技巧永远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不重要……,事实证明,我赢了。”

赢了个锤子,刚评选第一天,你怎么知道你赢了。

主办方也是坏,把他俩的位置挨在一起。

看阿勒克斯得意洋洋地把飞翼天使黑色奖杯抱在怀里,一幅他赢了的样子。

杨一斌心里不知道骂了多少句,脸上挂着勉强的微笑,还被一家媒体给拍下来了。

第二天这家媒体报道的题目是:

“阿勒克斯勇夺伦敦广告节黑翼天使大奖杯,竞争对手杨一斌脸色尴尬。”

mmp,伦敦这帮记者真是狗。

第二天,还是同样的位置安排,还是决出两项大奖,杨一斌的广告《四分钟》利索拿下了设计类全场大奖。

这则广告其实很简洁,将一个四分钟的庆祝场面,先压缩到四秒钟中呈现出来。

随后又将这四秒钟看到的场景,用四分钟的时间缓慢地再现出来。

达到了一种奇异而惊人的效果。

画面绚烂多彩,用到了大量的彩色粉末和五彩水液,同时又伴随着爆裂的水桶、圆球、气球,形成非常独特的视觉体验。

观众能体会一种动态与爆炸后的快感,让人目不暇接。

故事?这个广告其实没有故事,是纯技巧性的广告,带来的是很好的视觉感受。

或者说,它讲了一个关于时间和颜色的故事。

就是这么简单。

广告的结尾是一句广告语:

“只需要四秒钟,就可以这么不同!”

脑洞很大,而且理念也很新奇,那就够了。

拿下这个奖后,杨一斌只说了一句话:

“那么,现在是1:1了!”

现在轮到阿勒克斯脸黑的如同锅底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