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4章 七上八下(2 / 2)

加入书签

说道双水村田家圪崂这边,半脑壳田二去年死了。他憨儿田牛没人管,陈昭把他带到大棚这里,让他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力气活,管他吃喝。

田四田万江,一队的饲养员;田五田万有,石圪节有名的链子嘴,现在年纪大了,老胳膊老腿,田五的儿子田海民也不管他们,两个老汉大冬天只能穿破棉袄,别说买化肥了,连量盐买油的钱都没有。

还有其他几个人,他们求到陈昭面前,陈昭能不帮他们吗?

毕竟他不是田海民这种狠心人。

他知道原著当中,孙少安第一次破产之后,有些人对他是冷嘲热讽,落井下石,但田牛、田四田五还是一如既往的对他很尊重。

再有人求上门来的时候,他就明明白白的告诉他们,现在报纸上说了,他只能雇佣七个人,他现在不敢多雇人,否则就得吃枪子。

其他人虽然不知道真假,但也不敢强求,

其实陈昭知道,要想先腹带动后富,必须让后来者有工作。

而针对双水村,就得搞集体产业,把这些老胳膊老腿的,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去。

只有集体产业,才有可能实现共同富裕。

但是现在,处于种种原因,陈昭也只能蓄势待发。

……

整整一个冬天,是双水村的孙家最兴旺的时期,因为管理到位,他的大棚黄瓜,一口气采摘了三个月,利润象不断线的水一样流进了他的腰包,村里人的估计他的纯收入得有上万块钱!

其实他们想的保守了,他光利润就已经赚了十万块。

即便是走前黄原地委大官高凤阁门路发财的胡永和兄弟俩,目前挣的钱也没有他多。

挣到钱了,工资也就开的及时。

像田四田五这样的人,拿了钱,得了好处,开始唾沫星子乱溅,一哇声说了陈昭的好话,“孙少安好财主”的名声扬遍了双水村和东拉河一带的许多地方。他成了全石圪节乡最有声望的“农民企业家”。

而他老子孙玉厚,在石圪节的名望也水涨船高,比当初陈昭“卖醋建窑”的时候还要高。

别说别人,连玉亭夫妇见了玉厚,都要不由自主的弯弯腰,才喊一声“哥”,全然没觉得自己一个贫农,该不该向个体户低头。

而这个时候,我们的老支书田福堂,却无奈的返回了老家。

本来他带了一只队伍在县城干建筑队,凭借他的为人处世以及管理才能,再加上他是田福军的亲哥哥,所以他干的挺红火。

可是天一冷,活一多,哮喘病发作了,只能咳嗽着回到家里。

然后他就看到了陈昭的塑料大棚前面的大车排成长长的一个队伍,一箱一箱的黄瓜往上搬,不由得冷哼一声,咳嗽的更厉害了。

进了腊月,孙少平放假了,当来到家门口的时候,直接被门口的景象震惊了。

他暑假走的时候,家里的院墙还是一如既往。

可等他寒假回来,就吃惊地发现,家门口变成了一个青砖砌成的大门楼,盖的精细而讲究。

“我哥真是发达了!”孙少平一边吃着鲜嫩的黄瓜,一边惊喜不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