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三日一夜(2)(1 / 2)
连续站了两间教室的后门,温老发现里面的一对一咨询服务骨子里的模式都大同小异;一半是引导,一半是帮扶——最重要的是,这些学员都是小微企业的老板。
虽然温老知道这个自己一直没怎么关注的孵化中心本来面对的就是城口那些中小微企业,但看到这里面最大的体量也不过就是几十号人,他还是略有些失望——以杨铸的实力,给他看这个,未免有些虚于应付了。
察觉到温老的失望,杨铸也没解释什么,只是笑嘻嘻地说道:“小虾米看过了,我们直接去看像样点的东西吧!”
说着,径直走向最后面的那间办公室。
见到那名讲师毕恭毕敬地在前面引路,温老终于提起了点兴趣……
像样点的东西?
………………
最里面的那间办公室里,孵化中心的总经理张林正在亲自上阵,挥着手跟面前的几位气质明显不太一样的学员在讲些什么。
张林扭头看向一位四十岁不到的女性:“李总,你的民宿改造项目,现在有些举步维艰了吧?”
见到张林问起自己,李总原本保养的不错的脸蛋上忍不住有些焦虑:“张总,大家都是朋友了,我也不瞒你……”
“原本我们巴蜀民宿管理有限公司是计划三年内改造完成150间民宿的——其实一开始只打算改造出来80间民宿,毕竟一间民宿从外观修缮到内部改造,再到家具器材添置,以现在的物价,没有40万根本下不来,绝对是个前期投入巨大的活计。”
“但是城口县政府跟我们谈过好几次,希望我们能加大投资,并且这边也在大力推广双层PPP模式,那些村子以老房折算入股,并且还愿意承担部分外观修缮和周边道路扩整的工作,委实给我们降低了大量的前期投入成本……一来一去之下,我们也就答应把民宿改造的数量,从80间扩大到150间。”
“原本我想着,既然最大的那块前期投入成本通过PPP模式转移出去了,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能够改造出来的民宿越多,我就越占便宜——毕竟新开业的民宿越多,现金流回拢量就越大,我能滚出来的雪球就越多。”
“但是……”
说到这,李总脸色有些难看:“这半年多来,随着口罩事情的影响,城口这边刚刚开始兴起的旅游市场现在是什么情况,张总你是了解的。”
“虽然说双庆政府对于城口这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我们是看得到的,等到口罩事件彻底过去了后,我们对于城口旅游业的恢复,也是抱有比较大的信心的;”
“但问题是……半年过去了,即便是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放缓了改造步伐,但收入锐减的我们,资金链现在已经捉襟见肘了啊!”
“偏偏合同在那放着,该推进的民宿改造,我们还是得推进……PPP架构下,这些民宿的二股东是村合作社,就算有万般理由,对于我这个外人,他们未必能听得进!”
李总话音刚落,另外一名老板也跟着叫苦了起来:“是啊,这半年来,城口这边的经济虽然说不上停滞,但放缓的速度却也太过明显了——没有了外来的游客提供现金流,我那两个农桑主题的农家乐都已经半年没开锅了,原本打算要跟别人合作建设的那几个鱼疗所,也快没钱投进去了!”
………………
站在办公室外面的温老听见这两位老板在诉苦,嘴角露出一丝苦笑。
作为实验小组的顾问专家,他当然知道这两名老板没有在撒谎,事实上,由于这半年来的口罩事件,跟这两位老板有同等遭遇的外来投资者不在少数。
这次突如其来的变故,除了让温老思考对流动性人口依赖严重的旅游业究竟是不是适合成为城口这种边陲小城的长期经济支柱外,也让他发现了双层PPP结构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的一些弊端。
其中,本地人对外地人信任的缺失就是其中之一。
虽然说这有着不可回避的历史现实,毕竟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各地农民被外来企业坑的事情不是一次两次了,但如果能有什么办法减少各村合作社对于外来老板的敌意……
最起码,遇到眼下这种非人力抗因的时候,那位女老板也不至于被逼着不顾现实情况地继续改造民宿——别说什么政府调和之类的屁话,在农村待过的温老清楚,许多时候,上面是没办法硬刚村里的意志的。
至于那位男老板的困境,则是双层PPP架构在初期运营过程中,面临的另一大挑战,同样也是温老最感兴趣的一点——他很想知道,杨铸的这个孵化中心,会给出什么样的解决方案。
……………………
静静地听完几位老板的抱怨,张林轻轻一压手,等到办公室安静了下来,他才微微一笑:“诸位,你们现在遇到的情况我都很了解,其实说来说去……无非就是差钱了嘛!”
李总纠正道:“张总,不是差钱,是钱全部陷在项目里,一下子周转不开!”
张林默默吐槽:都啥时候了,还非要死要面子,这两者有什么区别么?
当下轻轻一笑:“诸位,任何超过300万的实体项目,其最大的风险来源于初期资金链的断裂;而所有资金链的断裂,往往都跟两个字有关,那就是……【失衡】!”
“事实证明,如果诸位不是因为业务循环被中间卡断,但又不得不持续进行新项目的基础建设,是绝对不会出现现今这样的巨大风险的!”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当资金投入和营业收入再这么严重失衡地持续下去,到时候别说赚钱了,有一个算一个,绝对都会破产。
张林呵呵一笑:“其实要解决诸位的困难很简单……要么有那么一笔充裕的资金注入进来,要么玩一手借鸡生蛋的游戏,把项目的初建成本转移出去!”
众人眉头一皱,有些狐疑地看着张林。
这世界上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资金注入?
以当下的融资环境,除非是大华投资这种具有天使投资人性质的资本机构愿意出手,否则自己这些民营企业哪有那么容易从银行贷到款?
可是众所周知,大华投资目前只投制造业和研发机构,自己这种服务型企业,人家根本看都不会看上一眼——而这个孵化中心只不过是铸投商贸麾下小的不能再小的一个附属企业而已,人家怎么可能冲着你张林的面子破例?
借鸡生蛋?
这年头人人都不是白痴,就算你想把成本转移到上游供货商那边,但双层PPP架构运作模式下,本着某些潜原则,那些供应商都是双庆或者城口本地的企业,怎么可能冲着自己这个外来人的面子压那么多货款和劳务费?
再说了,口罩什么时候能摘下来谁也心里没数,就算有人肯出面调节,让那些供应商压资金,但时间长了,那就是个妥妥的地雷,一旦因为客观原因,款项拖欠的太久,到时候爆出来就足以让自己粉身碎骨!
似乎没有察觉到众人眼中的狐疑,张林笑眯眯地盯着他们:“诸位,听过【以PE估值法为基础的供应链金融么?】”
PE估值法?
供应链金融?
那是……什么东西?
几位老板面面相觑,似乎被震住了。
张林略有些得意地笑了笑:“诸位都是做实体的,对于应该选用什么样规格、什么材质的产品、以及该怎么把那些基础设施用最小的成本做到尽善尽美,那是绝对的专家——但是很可惜,你们不懂金融;”
“同样的,那些银行或许很懂如何去做理财产品,很懂得资金如何流转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并且给出周密的风控方案——但是很可惜,他们不懂供应链!”
“所以,现在就出现了这么一副情况。明明诸位都是能操弄母鸡下金蛋的高手,却始终无法拿到银行的足量贷款;”
“同样的,那些银行明明每年都要背负着巨大储金成本,但却因为自己不懂实体供应链,不敢乱投,从而迟迟不敢放贷。”
“既然如此……我们把两者融合一下不就行了?”
融合一下?
众人听的似懂非懂,但却忍不住呼吸急促了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