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13章 泥(2 / 2)

加入书签

那怎么行!?

要是只养螃蟹,持续药物污染下,土地肥力和生态怎么恢复!?以有机化种植和精细化种植为内核的新农业模式怎么推广?

而且就螃蟹养殖来说,双庆这边地理环境根本不占优势——真要是单纯为了推广螃蟹养殖,自己去江南不好么?那里的螃蟹养殖可是隐隐有了本地农业支柱的迹象。

见到石燕憋的满脸通红,司马鹏哈哈一笑,把注意力转移了过去:“太公,这个你就不知道了——国家马上就要加大相关主粮的种植保护政策了,你们这些土地要是不种主粮而改作鱼塘,是要惹麻烦的!”

老村长顿时一惊,有些惊疑不定地看着司马鹏——如果这事是真的,那么眼前这套略有些擦边球意味的蟹稻混养方案,反倒是对他们最有利的了?

司马鹏见状,趁热打铁道:“关于土地肥力的问题,我觉得不需要担心,希望农业科技在双庆有着不少的农资点,他们的有机肥料又不贵,而且也在免费推广农家无害渥肥技术——到时候稍微咬咬牙,有机肥、渥肥、菌肥三样一起上,把基肥夯足了,水稻产量绝对不会比用化肥来的少,而且在这种混养模式下,有机肥种植的长期成本要比用化肥来的便宜,螃蟹的排泄物和水塘里的微生物本来就可以转化为肥料,只要坚持个三五年,这片地只会越来越肥,甚至连农药都不需要打。”

老村长,犹豫了一下,有些为难:“我知道小领导和小专家是为我们好,可是我们之前根本没养过螃蟹,养死了怎么办?就算想养,买蟹苗和饵料、以及把地弄成小专家说的那种池中田的整改费用从哪里来?还有……双庆这边现在好像喜欢吃螃蟹的人不多,我们养出来后,卖给谁?”

听到这三连问,司马鹏脸上的笑意不减:“太公,我觉得这不是什么大问题。”

“第一,据我所知,所有的试验点都是PPP模式,由你们出地出人力,然后由这些专业人士做运营统管和技术指导——这里面可是有不少原本农校毕业的骨干,都是人家花了大功夫请回来的,技术经验丰富着呢,有了他们在一旁监督和指导,除非遇到天灾,否则你们想把螃蟹养死都难。”

“第二,初期的启动费用,按照双庆地区实验的PPP模式来说,基本上都是由实验小组来出,如果他们的资金不够的话,还可以向双庆发展银行贷款嘛!——要知道,大华投资可是跟这些银行有合作关系的,只要是涉及这种新农业项目,但凡不是弄虚作假,那些低息贷款就不可能放不下来!”

“当然,我也知道太公你们的担忧,毕竟朝银行借来的钱捏在手里不踏实——如果真的不愿意轻易找银行贷款的话,完全可以用一些土法子减少养殖成本嘛!”

“蟹苗这块就不说了,虽然实验小组都有固定的种苗供应商,并且价格比较低廉,但这块该掏的钱还是得掏;”

“但是作为成本最大头的饲料这一块,其实是可以想办法的;据我所知,除了水稻的花粉和浮游物之外,螃蟹最好是用活饵去喂养……那么简单,闲的没事的时候去河里面摸点螺蛳和河蚌过来,挖几个小水塘养着,尤其是螺蛳;以它的生长繁殖速度,只要勤快点,再搭配一点自家种的玉米之类的粗粮,完全可以解决至少将近一半的饲料费用。”

“第三,至于养出来的螃蟹如何销售的问题嘛……”

说到这,司马鹏想了想,然后点进系统里,噼里啪啦地操作一阵,又从背包里拿出纸笔写写画画了一番,这才抬起头来说道:“温老的原则,向来是想着法让那些富得流油的有钱人来养活咱们这些苦哈哈,因此这些螃蟹自然主要面向的是一二线城市的中产阶级——而事实上,铸投商贸和我们山城食品,也开始在布局这一块的生鲜销售和配送。”

“只不过由于辽省盘锦、双庆城口和巫溪那边都已经报备了不少的蟹稻混养项目,根据我们山城食品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的数据来看……以我的权限,暂时只能预留给你们赵村2吨的大闸蟹意向收购合同。”

听出了司马鹏的言下之意,不只是老村长,身后至少一半的村民都忍不住狂喜——2吨的大闸蟹?

发了!

虽然这个数字其实很少,但要知道,螃蟹这东西本来就价格不便宜,2吨的收购量对于赵村这种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小村子狠狠发一大笔财了。

而且螃蟹这东西是分级的,同样是两吨,但2吨一级品和2吨二级品之间的价格差了一大截,跟三级品之间的价差更是天壤之别;除此之外,公蟹和母蟹之间的价格区别也很明显——司马鹏单说给了2吨的收购量而没具体到品级,可谓是在暗地里给了诺大的优待!

至于说收购价格……

拜托,螃蟹这玩意是随行就市的,每一年、每一季的价格都不一样,你让人家怎么现在就给你定价?况且如果螃蟹这个行当水浑的很,给你签保底收购价来捆绑你,到时候只会惹出一堆子屁事,闹得双方都不愉快!

再说了,现在双庆但凡长耳朵的人都知道山城食品给的价格出了名的公道,到时候你还怕人家坑你?

见到老村长一副被金元宝砸的快晕厥过去的样子,司马鹏跟着傻笑了一阵,然后表情一肃:“太公,丑化说在前面——这些螃蟹可是要通过铸投商贸质检部验收的,铸投商贸对于商品质量的严苛程度是什么样子的,想必你也所有耳闻。”

“我也不瞒您,所有收上来的螃蟹,铸投商贸都将会冠以【有机生态蟹】的名义进行销售——所以对应的,这些螃蟹就必须达到有机生态的标准!”

“换句话来说,到时候你们村的螃蟹,可以个头不大,可以蟹膏不饱满,但是一定不能被检测出农残和激素——达标的,,我们会在市场收购价的基础上适当加些钱;但要是一旦被检查出不达标,对不起,合同作废!”

老村长悚然一惊,略有些不安地看着眼前的年轻人。

石燕很有眼力劲地在一边解释道:“村长,司马专员的意思就是,如果想要让赵村的螃蟹达标,除了必须严格按照我们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和建议去做日常维护管理之外,还得预防同源污染。”

同源污染?

听到石燕嘴里蹦出来的词,老村长一脸的问号。

石燕解释道:“所谓的预防同源污染,简单地来讲,就是混合田附近100米以内的其它田地不允许打药施肥,免得化学物质传导过来;混合田的引用水源也必须要单独甄别和选取,免得化学有害物质侵染——就连混合田的田梗上,也要大量种植龙葵、景天等超富集植物,用以减少土壤中诸如镉等重金属对于混合田水源的间接污染。”

此言一出,不止老村长,其余村民也面面相觑起来——周围一百米不能打药施肥?还得重新引一条水源?

如果仅仅只是麻烦一点也就罢了,毕竟混合田本身的管理就够麻烦的了,他们这些常年在地里劳作的人也不差多使那点力气。

但是,村里面的农田拢共就那么几百亩,还基本上都是扎堆在一起的,你不让周围一百米的农田打药施肥……这可是会引起严重矛盾的!

一边是金娃娃,一边是棘手无比的大麻烦,饶是村长无比渴求那2吨大闸蟹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此刻也不由得犯了难。

司马鹏微微一笑:“太公,其实刚才我有件事忘给你说了。”

“达标之后,混合田里所产的【蟹香米】,我们是专门用于东北亚出口的——价格嘛,大约是普通大米收购价的2.5倍左右,也就是2.8~3元/斤左右的价格;”

“虽然说不搞蟹稻混养项目就种不出来蟹香米,但实际上,经过我们的探索,发现双庆这边适合搞蟹稻混养项目的地方,只要让土地进行2-3年的有机化恢复,把肥力提上来后,其实同样适合种植铸华基因实验室和希望农业科技公司刚培植出没多久的【无糖大米】。”

看了看一头雾水的老村长,司马鹏解释道“太公,所谓的无糖大米,其实应该叫做【益糖米】比较合适,它是专门研发出来针对糖料病患者食用的一种大米,除了含有大量抗性淀粉外,这种米里面含有元素3+铬,到身体里可以很好的把糖分泌掉,也能促进病人体内胰岛素的分泌。”

“但是,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这种大米由于有着极强的人群针对性和功能性,并且具备较强的刚性需求,在产量稀少的当今,价格极为不菲——目前为止,这种益糖米的收购价已经达到了8元/KG的价格。”

听到这个让自己心脏都快跳出来的价格,老村长觉得自己嘴巴发干:“小、小领导,你的意思是……?”

司马鹏一脸认真地看着他:“太公,我的意思是,如果大伙愿意,我们采用【大田连片承包】+【多项目融合】的方式,挑选一个合适的地形,把整片大田都包下来,然后搞混养种植的搞混养种植,愿意改造土壤去种植益糖米的去持续有机化改造——放心,只要有意愿种植有机益糖米,在没有什么产出的头三年,我们公司会给予1200元/亩/年的补贴。”

这一下,所有人都心动了,每年1200元/亩的补贴?

综合评估下,这几乎就覆盖了传统种地的所有成本——要知道,虽然农户们种出来的水稻会有一部分留作自用去支撑自己的生活开支,但投入到里面的种子化肥农药同样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两两均摊之下,就算自己花钱向同村人买粮那也绝对不亏!

更重要的是……只要肯用这笔补贴中的一部分持续改良土壤,2-3年后,自己就可以种那个所谓的益糖米了——那可是稳赚不赔,一斤顶6斤的宝贝啊!

我滴个乖乖,老村长还没回话,身后的几名村民顿时嚷嚷起来:“这个法子好,只要你们公司跟我签订收购合同,我立马把土地并进去!”

老村长有些恨铁不成钢地回头瞪了几人一眼:“什么叫跟你签收购合同?这是合作项目,就算是要签,也是跟村合作社签!”

说完后,看了看身后那些眼睛里放光的村民,老村长哼了一下,转过头来看向司马鹏:“小领导,这法子……我看成!”

见到对方答应了,司马鹏露齿一笑,然后取了张名片递了过去:“那成,你们抓紧时间跟实验小组成立新公司,完事了后通知我一声,到时候我带着意向收购合同过来。”

接过那张名片,几名村民仿佛看稀罕玩意似的在手中传来传去,一名村民忽然想到了什么,一拍大腿:“糟了,放蟹苗还好说,可是九月谷十月蟹,谷子熟的时候螃蟹还没长成……到时候怎么收谷子?用机器的话,把螃蟹压死了怎办?”

石燕微微一笑:“这个其实也不复杂,大闸蟹有较强的趋光性,喜弱光而怕强光,所以白天一般不喜欢出来;等稻谷熟了后,只要晚上挂上几排不刺眼的电灯,就能把他们引出啦,到时候自然就可以收割稻谷了——当然,为了不误伤大闸蟹,机器是肯定不能用了,得人工收割。”

那名村民表情苦了苦:“啊?要大晚上地下田人工收割啊?那不是工作量又得翻倍?”

老村长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你个瓜娃子!以前苦死苦活一年下来就拽个几百块钱也没见你喊累,现在一年能赚好几千,只不过喊你晚上收一哈谷子,你就在那叫苦连天的!还用机器?——你娃儿扣到起屁眼对天讲,你这辈子摸过收割机没得!?”

那名村民讪讪地笑了笑:“我这不是想到要跟小专家们搞合作,他们一个个都是有学问的城里人,到时候收谷子肯定都是用收割机的嘛!”

石燕闻言,顿时轻笑了起来:“我们哪里是城里人?我们跟你们一样,都是光脚踩泥巴的新农人!”

司马鹏见到事情已经解决了,微笑着把装有各种资料的电脑放进包里,然后在众人的一阵挽留下打着揖告罪离开——他现在每天都有跑不完的工作,公司开始配合温老的新农业计划以后,他更是每天要累到深夜才能回去;而且与他在各村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相比,眼前这事根本不值一提,因此即便是今天没有其余工作,他也没这个脸皮留下来蹭吃蹭喝。

轻轻跨上脏兮兮的摩托,跟众人挥手道别后,奔驰在崎岖山路上的司马鹏忍不住有些出神。

自家姐姐昨天打电话过来,说是最近要来成都,自己到时候要不要向那位极为看重自己的付总请个假,跑过去陪她一天呢?

还有,那么久不见娉婷了,她一个人留在泉城,会不会害怕?

嗯……

今年过年的时候,要不要把她带给母亲看看,然后把两个人的终身大事定下来了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