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0章 中华酷联(2 / 2)

加入书签

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迎来了风口,大量用户换机时都选择了国产智能手机。

2010年9月,中兴一代神机ZTEBde880在英国率先上市,火爆程度一度比肩iphone4。此后又销往了法国、德国、芬兰、匈牙利、希腊、日本等地,连续3个月,Bde880在芬兰销量都超过了地主诺基亚和最高调的外来户苹果,连续4周霸榜。

2011年,ZTEBde880系列在国内上市,成为中国最早的“爆款单品”。

当中兴风头正劲之时,华为的狼性文化在潜滋暗长。

2010年12月3日,任正非召开了“高级座谈会”,徐值军、郭平、余承东等高管以及华为终端的200多名核心骨干一起参加。

会议最终定的主题为:做事要霸气,做人要谦卑,要遵循消费品的规律,敢于追求最大的增长和胜利。

在这次会议上,任正非对终端业务进行了重新定位,明确了终端公司在手机终端领域做全球第一的长远目标,明确了华为终端与运营商管道业务、企业网并列成为公司三大核心业务,并对终端业务方向做出以下三个调整:

在产品上,从低端手机转向高端手机;

在市场上,从无品牌转向自主品牌;

在用户重心上,从运营商转向消费者。

由此果断决定不再做运营商定制手机,全面转向消费者品牌业务。

转型就有阵痛,欧洲15个运营商有14个跟华为终止了合作,但任正非早已做好了准备。

于是,华为首款安卓机“U8220”出生了,华为也成为第一个投入“安卓”怀抱的国产手机公司。

而酷派呢,2008年因为通讯行业升级遭遇重创,亏损超过7600万港元。

2009年,董事长郭德英再次大胆转型投入安卓阵营,派出500名研发人员进行200天封闭式研发,最终扭亏为盈,全年利润达到2.4亿港元,2010年再次回归到国内手机市场前三。

而联想采用“机海模式+运营商渠道”的战术,短短一年时间国内市场出货量大涨536.4%。

国产品牌争奇斗艳,国内手机市场的“中华酷联”时代给中国制造擂响了战鼓。

卢飞在5月份去电子城进货时,意外的发现电子城里多了3个手机批发部,手机均为中华酷联。

据了解,代理这些手机门槛不高,交足够的押金即可,这是三大运营商在鼎力铺货。先卖货再结账,给回扣给补贴。

一时间,大街小巷,红男绿女,都是安卓机在悄悄滑行,曾经的按键机像百花园里的野草,连看人家争奇斗艳的勇气都没有,只有暗暗藏身,隐没在花丛下,闻一阵香,拈一片萎谢的花瓣,悄悄地在花树下终老。

换手机是大势所趋了,作为终端销售商,在安卓手机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时候,岂能苦守枯枝?卢飞把手机换成了3月份刚上市的华为U8800,拿货价1350元,不贵,也够新潮。

安卓机刚刚崛起,再过半年,更漂亮更强大的国产机必将走来,有必要花六七千用苹果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